追书吧
追书吧 > 抗战之红色军神 > 099章 试看天下谁能敌2
字体:      护眼 关灯

099章 试看天下谁能敌2

  抗战之红色军神

099章试看天下谁能敌2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第二步,组建装甲旅。


武爱华现在有两种坦克,一种是“t-12”型,一种是“t-24”型,这两种坦克,在进攻火力上,装备的都是37mm战防炮,差别在于前者只有1挺轻机枪,后者拥有2挺mg42班用机枪;但在装甲的厚度上,前者为轻型“冲锋战车”,后者为中型战车,最开始,武爱华没搞懂“12”这个数字是什么意思(对这种历史从没出现过的型号,认识上是有盲区的),后来,“24”型一出来,武爱华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坦克“吨位”,卧槽,这么简单,看来,还真是越简单越好!


武爱华一搞懂这个数字的意思之后,就大笑了一番,为何?因为啊,日本的第一代战车,也即所谓的豆战车,其重量才不足8吨,纯粹就是铁皮一块嘛。


不过,装甲旅是独立纵队的战略力量,自然不考虑用“t-12”型的冲锋战车了。全旅全部装备“t-24”型中型战车。


这个装甲旅,武爱华是按照1个排2辆,一个连8辆,1个营24辆,一个团72辆,装甲旅一共4个战车团,全旅288辆“t-24”型战车。此外,再按照1辆战车配备2辆“lh-1”型装甲运兵车的比例,全旅又配备了576辆“lh-1”型装甲运兵车;此外,装甲旅还配备了200辆给养、保障、运输车辆,也就是说,全旅车辆达到了776辆!


与此同时,全旅的兵员也达到了创纪录的16000人(其中约一半为装甲步兵)。这个装甲旅,无疑是当今世界第一旅,国军,看一眼可能就要发抖;日军,没有任何一支部队是这支装甲旅的对手;就是德军,目前也没有这么厉害的坦克部队。


对于“t-12”和“t-24”的火力及战场突击能力,项y、陈y、粟裕等多次观看其战场演练,也多次听武爱华鼓吹坦克集群作战、闪电战,但当装甲旅列装、训练完毕,接受纵队首长的检阅时,众人都深吸了一口气。他们,被真正地震撼了!战争,原来真的是由钢铁构成的,是由铁与火交织的,而不是由人的血肉叠成的。要是当年国军也有如此强大的战车部队,红军还真的只有躲进大山里去当“红匪”了。


不过,当组建装甲旅的消息在部队公布之后,在独立纵队高级干部中却展开了一番别有风趣的竞争场面,新加入独立纵队的南方游击队领导人,一到独立支队就位居高位,让他们产生了一种“占了便宜”的感觉,所以,大多数人都不好去争装甲旅这个旅长的位置,但架不住装甲旅的威风啊,于是,有人找到项y,有人找到陈y,纷纷打听装甲旅的情况,同时表示,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即便去装甲旅当一个坦克手也是很威风的啊!


至于原独立支队的老同志,他们却要直接得多了。有想法的,直接找武司令,找副参谋长、副政委,还可以去找政治部主任,而且老远就嚎叫道,“嗨,听说要组建装甲旅了,给我留个位置吧!”


原来,独立支队有个装甲团(小团),1500人,团长由孔武兼着,副团长是宗少华。这次虽然说不是装备“t-12”,而是装备“t-24”型中型战车,但武爱华瞩意的人还是宗少华。


最后,由宗少华担任装甲旅旅长,陈p显担任政治委员,原独立支队装甲团参谋长孙元涛担任副旅长,参谋长李奇。


第三步,组建独立纵队防空旅(防空司令部)。之所以又称之为防空司令部,是因为防空是个综合性的工程,除了战场防空,还有城市防空;除了用高射炮打敌人的轰炸机外,还有防空工事(后世的人防工程)、防空工程建设,除了管部队防空外,还要兼管地方、民众防空。因此,防空司令部下属部队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野战军系统编制的防空旅,二是各地方警备部队的高炮连、高炮营等。


仅防空旅部分而言,武爱华根据需要,按照1排2门,1连8门,1营24门,1团72门的标准,组建了三个高射炮团、一个轻步团,全旅共13000人,拥有20mm高射炮216门。


防空司令部司令(兼防空旅旅长),冯建军;政治委员,黄立贵(南方游击队负责人);副旅长,严从根;参谋长,王运武。团长一级的,都是原来营长升上来的。


这种带有高强度技术兵种组建完成之后,接下来的整编就非常顺利了。


原特战大队升格为“独立纵队特种作战司令部”和“闪电特战大队”,李雁冰升任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兼“闪电特战大队”(给特战大队冠了一个名称)大队长,邢伟荣升任副司令并兼副大队长。人员编制增加到1200人,一线作战部队也增长到778人。不过,之所以叫“特种作战司令部”,是因为李雁冰和邢伟荣二人同时要担负起全军特种部队选拔、培养、训练的任务,同时要研究特种作战的规律与趋势。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