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抗战之红色军神 > 098章 试看天下谁能敌1
字体:      护眼 关灯

098章 试看天下谁能敌1

  抗战之红色军神

098章试看天下谁能敌1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现在是战争年代,武爱华又是以jūn_duì起家,自然,部队建设才是武爱华的重中之重。


根据中央的指示,中国工农红军闽粤赣独立支队于1935年8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纵队”。


本来,中央的意思是将武爱华的闽粤赣独立支队更名为“红三方面军”,但是,武爱华不同意,要求保留“独立”二字,这样,自然不便叫“独立方面军”了,于是选择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独立纵队。


“纵队”编制,历史上源于解放战斗时期,这种编制有很大的灵活性,一旅一团,可称纵队;一军一师,亦可称纵队。解放战争时期的纵队,相当于军级编制,但比军略为弱一些。不过,武爱华这个“独立纵队”却远比一个军,一个集团军大得多,因为它横跨海、陆、空、警四大领域。


于是,在1935年1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武爱华也完成了他在“国战”爆发之前最后一次对部队的编制。


当然,这个编制,也是多方面协商的结果。


独立纵队的组建,首先是纵队首长的确立,在这一点上,中央充分尊重了武爱华同志的意见。


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纵队——


司令:武爱华;政委:项y;


副司令:陈y;参谋长:粟裕;


副政委:钟守富;副参谋长:夏中青。


中央决定:由上述6位同志再加政治部主任程亮同志共7位同志共同组成“中g独立纵队d委”,重大事项需表决通过,在表决票数差别不大时,以武爱华同志的决定为最终决定。


上述几位新出现的“大佬”,是武爱华在粤东战役结束时展开的救援行动中接回来的,根据他们在后世的表现,武爱华认为,他们适合上述岗位。


(这个,各位读者大大别骂国王哈,国王始终认为,这些先辈,包括gmd的人物在内,不论其政治主张如何,都是值得尊敬的。国王将之拉入本书,这本书最终也才能显得大气!总之,后续情节不会让大家失望的啦。)


独立纵队首脑机关设立五总部:即政治部,主任程亮,副主任黄玉清;参谋部,主任傅林,副主任曲中林;后勤部,主任金志远(原工兵团团长),副主任肖飞;装备部,主任陈新忠(归国工学博士,主修机械设计),副主任,林清华;情报部,主任张光陆(风,已经走上正轨,张光陆带领数十个电讯情报专业人士于10月回归),副主任胡文。


成立独立纵队海军司令部,组建独立纵队海军。司令,林国璋(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毕业,在国民政府海军当个舰长,后因为不适应官场黑暗,愤而辞职在家赋闲,被“风”发现,挖过来的人才);政治委员,曾镜冰(南方红军游击队负责人)副司令,汉密尔顿(郭世宝,s级舰艇管理员,机器人)参谋长,吴原。


(特别说明:s级与a级机器人的差别就在于,a级是以纯技术性工作为主;s级是管理与技术兼顾,懂得人情事故,以及软处理。)


海军司令部目前辖有1支舰队,武爱华将之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纵队南海舰队”,南海舰队拥有4艘“潮州级”驱逐舰,12艘“长汀级”鱼雷艇,12艘“长汀级”炮艇,2艘由民用船只改装的补给舰(主要是加装一定的武器装备,以便自我防护)。总兵力4200人,总吨位13200吨,虽然比国民政府的海军吨位小得多,但是其火力却不输给国民政府的海军。


独立纵队要办海军,最困难的不是钱,不是技术,而是人才。所以,为了筹办起这支海军舰队,武爱华可谓是大出血,用了大量的功勋值兑换s级舰长(4艘驱逐舰)、炮手、轮机兵等。然后,这些人身后都跟着3名至少拥有初中毕业文化水平的红军战士。最后装备下来,这支“南海舰队”人员达到了2600人,如果包括海港服务人员、修理工等,总人数是3400人。


海军要形成战力,很难,没个三五年根本不敢拉出去打。但是,武爱华是拥有作弊器的人,只要普通红军战士能够配合舰上的“洋鬼子”,其战力并不输给当前世界上的同等海军舰队。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