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梦幻大时代 > 199章 有事不决问杨夏
字体:      护眼 关灯

199章 有事不决问杨夏

  梦幻大时代

杨夏从电话中听到大哥杨崇文说起二叔成了剑门地区的先进人物后,也惊喜连连。<顶><点>小说 ..xstxt..难道,前世默默无闻的二叔,竟然还带有“血财”?


“血财”一词,是方言说法,大意是说喂养扁毛畜牲这类东西,得讲一点运气。


其实,二叔杨光华养猪成了先进,这事儿啥事都算不上。一个农民,哪怕成了全国先进又怎么样?领了奖状后回家,各人还是得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农民的命啊。


但是,这事儿在东沟村的影响却远不止这些。


因为包产到户的文件来了。而各大队是否实行把土地分给农民,上级文件则规定由全体大队社员投票决定。这个文件,远比历史上的那个文件来得文明得多。


这就是杨夏对历史的推动。只是,杨夏因为忙着自己的事,平时根本没精力没时间去看华夏官方的文件。


而且,五显庙公社、赤泉区包括伍城/县的一把手,以及其他一些干部,都是由华组部特别安排的,因为杨夏在上京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番言论,让包括首长在内的高层,都希望有相当的行政村,能够走上另一条道路,也即继续走集体经济的道理。


而在伍城,从上到下的人,都颇有意识地想把东沟大队拿来搞集体经济的样板。


拿东沟村来做样板,本来是不行的,但杨光华给集体喂猪超产的事例,却从侧面证明了集体经济在东沟的可行性。


在全体社员的讨论会上。来自县上的干部公开说,“如果我们每一个社员,在集体中都能像杨光华同志那样忘我地劳动,那么,他在来年的收入,也应该有杨光华那么多!”


这句话不得了,因为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啊,如果包产到户,每家人那么三五亩地,能挣1000多块现金。过年时能分到50斤猪肉?


不过。让所有领导干部意外的是,几乎绝大部分社员都把矛头指向了杨家,“杨家如果出来带领大家搞集体经济,我们就搞集体经济。如果杨家不愿意出头。而只想包产到户。那我们也就包吧!”


这时,新任/县委书记王培津也来到了东沟大队,听取社员们的意见。在大家反映了自己的意见后。干部们很快来到杨家,征求杨家的意见。


杨家在这时怎么敢表态呢?这时,爷爷杨延高说了一句,“你们还是打电话问问杨夏吧,这主意得他来拿!”


“对呢,怎么大家忘了杨夏呢。听他的话,肯定没错。”


这时,杨夏的汉唐培训正要开业,杨夏正要给赤泉打电话时,大哥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当然,电话是打到深港的,由深港接了后,再叫杨夏打回去的。从赤泉打国际长途到香城港,电话的效果一直不太好,而由香城港拨回赤泉,似乎效果更好一些,所以后来的电话,一般都是由杨夏打回去。


“什么,包产到户,集体经济?”杨夏在电话筒前沉默了至少半分钟,然后才说道:“如果由杨家来承头,大伯可以作村主任,我父亲先带着建筑队,你们三个包括董其兵,马上要来深港培训,学习半年。”


杨夏说完,杨崇文又在电话中重复了一遍,那意思自然是电话外面有人还在听,重复出来大家好记住。确实有人在听,而且官位还不小,这人就是县委书记王培津。


你道王培津为何如此上心?盖因汉唐集团发了大财的消息已经通过一些特殊渠道,让这名县委书记知道了,至于杨家的人,杨夏也隐约说过,大意是他完成了首长的嘱托,汉唐的资产已经由过去的1000万米金上亿了,至于具体数字,杨夏却暂时没说,毕竟,这时的电话因为有“转接”,是不太保密的。


有上亿资产的人,来做这个村委主任,怎样看都是一种奉献。毕竟,东沟村又不是城郊村的主任那么有油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