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梦幻大时代 > 004章 荷塘有色(欢迎践踏围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004章 荷塘有色(欢迎践踏围观!)

  梦幻大时代

004章荷塘有色


那是高中毕业后的那一年,杨夏没有考上大学的那个暑假,也就是八零年的八月吧,全生产队的人挖了整整一个上午的芋头,大约有近万斤,生产队有300余人,每人能分30斤左右。


这是大概数字,但是,在分配过程中,不可能精确到两,因此,分配的结果就是或多或少,都会剩余一个尾数,几十斤或一两百斤。这个尾数,就可“以权谋私”了。杨夏记得,仅仅那次分配芋头,他自己家里就多分了50斤芋头。


普通的社员,可能也有个别人觉得不公平,还有几两的尾数没分,但是,谁也不敢保证,将尾数算尽后,最后能否每家都分够。当然,更多的社员,则根本算不了这个账。


“爹,不会是明天一早吧?”杨夏问道。


“不是,是上午。”杨光耀回道。


没大集体时代经历的,并不明白杨夏和他爹的对话。那时的农村,农民一天之内,一般要出三次工,即早晨一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有时,晚饭后还得出工。


早晨劳动那次,天还没亮,生产队长就站在某个高处敲着铜锣,大声喊道:“起床了,出工了,全队男劳力挑水兑茅坑;全队妇女去摘海椒!”


挑水兑茅坑,其实就是挑着河水或塘水倒进厕所里,将粪便稀释,以便再将稀释好的粪便挑去浇庄稼或浇灌蔬菜。


城市人会觉得这种粪便浇在地里味道很臭,但用这种农家肥浇灌出来的蔬菜,才是真正的天然无公害绿色生态。


海椒就是辣椒,大集体时代,生产队除了种植粮食外,也是要种植蔬菜的。而且,蔬菜的面积还不会少,因为,“缺粮食,瓜菜代”是当时很多地方的创举。


即粮食收成有限,不够吃,田间地角,种一点瓜瓜菜菜,也能勉强度日。


男的出工了,女的也出工了,谁做饭呢?如果家有老小,就由他们煮饭,后世我们从电视里看到贫困山区的小学生,都自己在家烧饭,并不是作秀,而是他们真实的生活。


没有老小,则等收工后再草草地做个饭,动作搞快一点,也能赶上下趟出工。


早晨这趟工,时间一般不会太长,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左右。


上午出工,则是正工了,时间相当长,一般是早晨8点半(夏天)到中午12点半,除下雨不出工外,平时哪怕太阳再大,也得在外做工。大集体时代,不论农忙农闲,总是有干不完的活。当然,干那么多活儿,效果如何,就不是生产长队能关心的了。生产队长关心的,就是不能让你闲着。


下午,一般是3点或再晚一些出工,这要看是农忙或农闲了,农忙则要早一些,农闲则要晚一些;有些地方,生产队长比较爱惜民力,那么太阳太猛烈可能晚一些,而太阳不大晒人,则可能早一些,下午的出工时间,各地并没有一个统一时间。


所以,后世常见这样的对话——


甲:“你最近在干啥?”


乙:“还不是同以前一样,背太阳过山!那你呢?”


甲:“我也还在背太阳过山!”


乙:“哎,要是像城里人,就好了。”


一天要出三次工,这一日三餐是要吃的。晚餐,杨夏娘做的是苕叶小麦粥,下粥的菜,是一大碗泡菜加半碗豆豉。


苕叶小麦粥,多浪漫的食物!


可在当时,苕叶绝对不是人吃的,而是用来喂猪的;小麦粥中的小麦粉,也不是城里人常见的精面粉,而是用石磨磨出的粗粉,精粉与粗粉的最大区别,不是颗粒大小粉尘大小,而是自己磨的粗粉里,包含着占麦总量大约15%的麦麸,这是小麦的皮屑,这东西非常难吃,本来也只能作饲料,但因为粮食不够,所以人就一并着喝进了胃里。


所以,后世有农民自嘲地说:“哎,就是这猪啊,也比我们当年吃得好!”


当然,这苕叶小麦粥虽然难吃,为了不饿肚子,总得喝两碗下去吧,否则,晚上真还有可能睡不着。


下粥的菜,只有泡菜和豆豉,难道中午没剩下的菜?很对不起,中午那几大碗菜,当时就被大家风卷残云扫进了胃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