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敛财人生[综]. > 1231.旧日光阴(43)三合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1231.旧日光阴(43)三合一

  敛财人生[综].

旧日光yīn(43)


“干嘛别人来送?”端阳朝墙外指了指, “咱自己种去。”


可这边有围墙围着, 其他地方却没围墙。万一人家从其他几面看见的了呢?


端阳这么说着,心里却寻思着办法。


没过了几天,平房那边就有好几个人过来感谢端阳来了, 谢他把他们家的孩子从那片沼泽地里拖回来。


这些孩子还犟嘴:“那块水都不深了, 没啥危险了。”


可这沼泽地是看水深水浅吗?有个泥窝子陷进去就出不来!


孩子越是这么犟着,大人就觉得那地方危险, 越是得管束。


范云清又及时的提议:“关系下一代的安全, 必须重视。”她家的孩子也小啊!


然后基建科就有的忙了, 得花费工夫把这一片都个用墙围起来。砖瓦墙不现实, 土墙能就地取材,就土墙吧。


不光夯了土墙, 这一片还成了厂里的禁区。


这还不算,在孩子中间,很快就流传着那一片有水鬼水怪的传说, 说是会拉扯小孩子的腿, 一个一碗水的小水坑, 都能淹死人。


大人们多是会心一笑, 在孩子们问他们是否属实的时候, 他们多会说的更吓人, 一恐吓孩子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


于是, 孩子们就真不敢翻墙朝那里面去了。


至于大人, 谁没事跑到里面干啥?就是想干点偷摸的事, 白天有人能看见, 晚上的话,里面谁也不知道啥情况,真不是非选这见鬼的地方不可的。


然后,这地界安全了。


四爷也不去管,端阳自己把柴房一角的砖给翘起来,从那里挖一个能进去一人的洞通到外面,洞里修成方便上下的台阶。平时呢,柴房这边的这个洞口就用一个不大的水缸堵着,谁也不知道下面是洞,墙外的那一头,盖着木板,从洞里轻轻一推就推开了。


反正是为了这一片地端阳算是下了功夫了。这段时间所有的时间都在琢磨这一片地。


可等整理出来,都已经九月份了。


北方的九月份,还能种啥?


就是白菜萝卜都晚了。后院菜地里的白菜,这会子都差不多快要能收获了。


冬小麦倒是来得及,可是吧,没有种子,也不好弄到种子。


把林雨桐笑的:“撒点菠菜,种上点晚白菜。”


白菜这东西,叶子长成啥样都能吃。来不及成熟就不叫成熟吧!


墙外倒是cháo湿,菜种下去就不用管了,叫它长去吧。


倒是后院的菜,端阳和丹阳两个,每天早上给浇一次水,晚上回来还得抽空就浇一次。


就这都感觉:“旱了!”


是!空气里没水分,菜叶子也卷边。


家里用的水,是压力井压出来的水。井边的水槽,也是通着后院的菜地的。平时撒出来的水也都会流向菜地,相当于一天三浇,可菜叶子还是卷边了。


果然,秋粮下来的时候,常大满并没有买到多余的粮食。


跟林雨桐过来解释:“……不行……产量压根就没那么高……今年后半年又没下雨……我瞧着,乡下的日子难过着呢。”说着又道:“……表姐,要是有办法,就赶紧找吃的吧,甭管啥东西,吃了du不死人的,都算数。今年冬天,乡下的日子不好过……”


不管好过不好过的,四爷和林雨桐这边都顾不上了。


大炼钢铁了嘛!


钢元帅升帐,一切都得给让路。


一一五自然接到任务了,车间的生产不能停,但所有不在车间的,都给我干活去。土炉子都造吧。


四爷忙叨了一年,图纸都能堆一屋子。为的可不就是这个时候,他一天到晚,都在工地上猫着呢。


而林雨桐呢?


也忙起来了!


忙啥呢?先开始是炼钢炉那边要成立一个花木兰炼钢队,娘子军嘛,这是妇联的事。不管怎么说,林雨桐得在里面挂个职位吧。该干活还得积极干活。这边还没忙完呢,厂里又要办大食堂了。


有活一起干,有饭一起吃。


口号是: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


那妇联要做的,是安排能给这么多人做饭的人手,还有就是,叫大家把家里的碗筷都拿到大食堂去。大家一起用嘛!


林雨桐拎了一摞子碗,不是家里常用的,但也算是交差了吧。


可好些人开始把家里的锅给端走了,直接送到炼钢炉去了。林雨桐家能不送吗?


行吧!给几个孩子煮衣服和niào布的锅,送到炼钢炉还是可行的。为了配套,林雨桐把家里的锅盖都给搭上,一起送去了。


然后四爷晚上回来看着没锅盖的锅,有啥办法呢?


用木板给订了一个木盖子。


可大部分人,对没有锅碗的日子,也没有什么抵触的。


因为可以在食堂吃饭了。虽然供给发不到手里了,但是有什么关系。不是说了,能放开肚皮吃吗?


欢欣鼓舞啊!


在厂里走着,不管遇到谁,那都是走路带风。


感觉生活的节奏彻底被打乱了。


早上起来,一家人洗漱之后,在七点二十的时候,得赶到大食堂。大食堂里的桌椅板凳,都是各家贡献的。差不多就是一家人或是两家坐一张桌子。


林雨桐家和钱思远家,刚好能挤一桌子。林雨桐这边是六口人,钱思远家是三口。多是孩子,挤一挤能坐下。等到七点二十的时候,抽tiáo到后勤服务组的妇女同志们,就给大家上菜了。早上比较简单,一碟子酱菜一碟子腐乳,一个桌子一盆子稀饭,一大盘子馒头。没有了再去拿,管够!


好家伙!端阳一顿干掉了十二个馒头,把林雨桐吓的制止了,才算是罢了。


钱思远还朝端阳竖起大拇指:“好小子,真能吃。”他一顿也才吃了八个。


庄婷婷都能吃七个,还说林雨桐:“林主任,这吃的多才能干的多。你别给大家伙省着了。一顿才吃俩,这能顶个什么用呢。”


边上的人就说:“放开吃吧林主任。一亩产一万斤的粮食,咱们就是一人长三个胃,也吃不完的。”


还有更直接的,拿着馒头直接往林雨桐怀里塞:“这是不好意思当着大家的面吃这么多吧。没事,以后就习惯了。吃不了拿家去慢慢吃。还能叫人饿着是咋了!”


林雨桐有口难辨,怀里一捧就是五六个馒头呢。


那就拿回家去吧。


每天拿回去的馒头用网兜装起来,挂在yīn凉通风的地方风干,以后这就是干馒头片。


吃了饭了,抹嘴就走。不用刷锅洗碗,简直不能更美妙。


然后上工的上工,上学的上学。


丹阳和朝阳负责先送骄阳去托儿所,交到舅妈手里。然后两人才跑步去学校。学校也没啥事,主要就是组织大家,去一些企业的废渣里筛出碎铁沫。一一五的职工学校,那肯定得回一一五来。所以相当去学校溜了一圈,这又回来了。


林雨桐是科室、炼钢组、食堂,三点一线的跑。路上瞧见孩子们一串一串的又回来了,就问老师呢:“今儿有活动啊?”


“钢元帅升帐了,一切都得让路嘛。”老师是这么说的。


得!晚上又得给俩孩子补课了。


中午吃饭,是不用去食堂的。服务队会把饭送到车间,送到生产第一线。


至于说是坐办公室的科室人员,晚上加班干干本职工作,其他的时候,一律一线走。


全国人民都在迈步前进,咱们更该加把劲。


中午米饭配着红烧肉炖土豆,可劲的造!林雨桐的饭量,就属于大半碗米饭足够的那种。可在大家看来,还不够塞牙缝的。


于是苗大嫂这种管着厨房,又跟林雨桐特别好的一类,就说了:“你放开了肚皮吃。咱们做的肯定是够的。”


足足盛了小半面盆给林雨桐递过来:“端回去慢慢吃去。”


端回去这种事不新鲜,家里要是谁没来得及吃饭,是允许给带饭的。


这馒头还能晾着吃干馒头,这米饭咋办?没办法啊,晚上在家里的烤炉里,把米饭烤成金黄sè的干米粒。得空了,把这干米粒磨成粉,它也是好粮食。


不过现在处理这些粮食超级费时间的。


平时大家的上班时间是八个小时。现在工人们自主的,将上班的时长定在了十二个小时。就这,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工作时间是再十六到十八个小时之间的。他们根本就不回家!饿了,食堂给送饭,十分钟一顿饭是慢的速度。困了,席地而眠。醒了,咱再接着干!


没有人qiáng制,都属于自发自愿的行为。


原因呢?只有四个字——国家需要!


反正整个秋天,差不多就是在这种吃饱喝足啥事也不用cào心的情况下度过的。睁开眼就去吃饭,吃饱了就是干活,干累了就睡,睡起来就吃。


日子似乎一下子就简单起来了。


啥心都不用cào,只一心搞生产就好。


都赶着要翻个几番,给国庆献礼呢。


炼钢组那边呢,在国庆那天,第一炉钢铁成了。


把赵平乐的哈哈直笑,叫懂点钢材的都过来看:“看看咱们炼的钢,这才叫钢。”


其他人用土法炼的根本就不叫钢,那叫豆腐渣。


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泄露技术,这是得不偿失的事。想要大规模的组织人学,这是不可取的。


怎么办呢?


代加工。


只要你们提供原料,我们就来帮你们炼制,别的成本都没有。但就是得靠你们自己运输。对比过两种钢材之后,很多单位企业也都默默的接受这种做法。


但就是一点,不能说出去。他们把钢材拉回去,还得说是他们自己炼的。


赵平跟四爷呢,却准备了各种材料和样品,开始往省里跑,往b京跑。想给一一五设立一个下属的钢铁分厂。


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你说要建钢铁厂就建了?


这种厂子跟别的还不一样,首先得考虑的是原材料。


也就是说,先决条件是矿。


有铁矿吗?


还真有!


具体在什么地方呢?


就在距离省会城市走着需要半日路程的老家三合县。


你们怎么知道有矿的?


四爷从包里拿出一块石头:“这是矿石,可以验。”


这还是四爷在放羊的时候捡到的。


具体储藏量是多少,现在还不知道。但是这地方肯定是有的。在全国都在大炼钢铁的背景下,只要有,就有申办成功的可能。


只要成功了,全国哪里都可以去开厂嘛。


一一五的分厂不是非要和一一五挨在一起的。


如今,他们需要的就是这么一个资格。


当然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回去之后,四爷又专门请了地质局的专家,去现场勘查。但你想马上出结果,那是做梦。


这种勘查,少则半年,多着两三年都有可能。


但既然已经启动了程序,那么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最多就是来回的催一催,其他的也帮不上忙了。


地质勘探队,住到了老家的村里。四爷帮着给牵线搭桥,叫一定照顾看勘探队的安全,如果有什么问题,给他打电话。


然后就不多留了。


李月芬这娘倒是追出来想见见儿子的,但是这不是都是公事嘛。再说了,远远的看了一眼儿子,怎么越看越面生呢?


竟是迈不开腿的感觉。


等她回家的时候,家里放着几张肉票,半袋子大米,两身做好的棉衣,她就知道,这孩子还不算是丧良心,还记得爹妈呢。


她这么跟金大山说呢,刘铃铛就说:“他叔啥时候也没忘了,月月都给钱呢。”


没两天村里就传呢,说是金老四给老家办了好事了。放羊的时候发现铁矿石了,如今叫了勘探队勘探呢,说不定以后咱们这一片要盖工厂哩,咱们就都成了工人了。


是不是的?谁也不知道,只等着人家勘探队的结果。


没有人比他们更盼着结果属实了,比较起来,当然还是工人好啊。


四爷都能来回的折腾一个月,这里跑那里跑的,但是奇迹的,竟然没瘦。


几个孩子围着他爸叫他说在外面的见闻。可能有什么见闻呢?


不外乎到处都是大锅饭。像是他们这种出差的,啥也不要,到点了就吃吧。有些地方还摆着流水席,就是路过的人,如果饿了,也是可以留下来吃一顿饭的。


几个孩子是坚信,一亩地真能打一万斤粮食的。要不然,日子能这么过吗?


孩子们挺高兴的,吃的饱吃的好,一个个的往上窜着长个子。


可到了冬天,天一天天的冷了,伙食的标准也慢慢的降下来了。


白面馒头肯定是没有了,就是玉米面的,也都是一人一个两个的分。菜就是白菜炖萝卜,萝卜炖白菜,里面是一点油都不见。


骄阳吃饭的时候就龇牙咧嘴,比吃药瞧着还难受。


不好吃!


嗯!是不好吃!


不光是不好吃,感觉还吃不饱了。比在自家吃饭还不如。


林雨桐天天晚上给几个孩子偷着弄饭吃,不是在烤炉里烤薄饼吃,就是随便弄碗jī蛋面糊糊,放点菠菜放点盐,点上几滴香油叫他们偷着吃。


不光林雨桐家这样,好些人家都这样。


还不敢叫人家瞧见自家冒烟。但自从天冷开始烧炕了,这种顾忌就少了,任何烟都可以解释为烧炕。


于是,住筒子楼的就羡慕起住平房的。


住平房的还能在家里弄个泥炉子,凑活着自己做一顿吃了算了。但是筒子楼怎么办?大人们没办法,孩子们就偷着把食材弄到厂外面,野地里点火烧着吃烤着吃。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