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北雄 > 第1755章会盟(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55章会盟(三)

  北雄

李破当然不会力劝阿史那杨环不要轻易迁移突厥王庭所在。


他自己认为突厥王庭之于突厥,就像长安之于大唐,迁都之举总会引起不必要的震动,甚至会影响国本,这在中原王朝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每一次迁都,都代表着一个重大的政治决策,最近一次就是杨广迁都于东都洛阳,意图疏远关西世阀。


在此期间,前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动摇了统治基础不说,还没有达成政治目标,反而让关西世阀的影响力扩散到了中原腹地,变相的增强了关西世阀的凝聚力和实力。


当时政治上的失当并不止这些,杨广既想按照文皇帝杨坚的政策,压制北齐遗留下来的政治军事集团,又想把关西世阀抛在身后。


他本人又没有那样的政治手腕,于是他再次挑起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的冲突,在洛阳上演了一出出的政治斗争,让朝堂政局陷入混乱。


后来洛阳成为匪巢,深究的话,其实起因就是源于大业初年的迁都之举。


所以说杨广迁都洛阳,并无典型意义,当年造就的是西京和东都两个政治中心,决策上有重大失误,以前没人这么干过,以后嘛……那就说不定了。


…………


突厥不能跟中原王朝相比,他们是游牧民族,汗帐迁移是常有的事情。


只不过李破觉得阿史那杨环没有必要那么做,追随战争的脚步离开如今的突厥王庭西迁,会自乱阵脚。


如果阿史那杨环是个男人,能够亲自领兵杀敌,那没什么,此次西征很可能会增加可汗的威望,顺势还能重新收服铁勒诸部。


可阿史那杨环不具备那样的条件……除了让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之外,没有其他明显的好处。


当然了,这些想法他是不会说出口的,只是含湖的劝上一句两句也就完了。


他作为大唐皇帝,在会盟的时候对突厥的国策指手画脚,会是极不妥当的举动,很容易让对方产生不必要的联想。


所以只能从阿史那杨环的安危的角度出发,劝她一劝,其余的想法李破是提也没提。


而且今日的局面,是他愿意看到的,突厥此次西征,不论成功还是失败,对大唐都是好事。


东西突厥将在这场战争当中衰弱下去,不管谁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将来都会沦为大唐的附属,甚至是日渐消亡。


阿史那杨环的决策没有错,突厥人渴望得到西域的财富,一场战争会极大的巩固阿史那杨环的权位。


可突厥部族不具备中原王朝的行政体系,突厥重新恢复一统的举动更像是自掘坟墓,一个强盛的大唐必然就是他们的掘墓人。


李破无比坚信这一点。


…………


喝酒吃肉间,两人谈论很多话题,天南海北都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