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北雄 > 第1392章秋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92章秋狩

  北雄

八月中的时候,囊聂等吐蕃降人被送到了长安。


对于近些年一直驻守在高地的囊聂,他的价值在率军投唐的那一刻起,就在急剧下降。


首先他是香雄人,无法左右吐蕃诸部的局势。


其次他是吐蕃边将,常年在外领兵的他对吐蕃内部发生的事情往往后知后觉,论起对吐蕃诸部局面的了解,他还不如之前出使大唐的松摩哈赤。


再有论起在吐蕃人中间的威望,嗯,过于年轻的他在吐蕃谈不上有太高的威望,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现象不会发生在他的身上。


范文进送到京师的奏疏就说明了这一点,一个很普通的吐蕃叛将。


甚至于以前那些内附的胡人部族首领都要比囊聂强上许多。


七八千人的吐蕃军旅,放在吐蕃国内,可能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可一旦投唐,这点人马激不起一点的浪花。


所以总的来说,囊聂率军投唐,缺乏象征意义和实际作用。


像是已经把长安当家,不愿离开的阿史那泥孰,就要比囊聂重要的多,因为他出身西突厥王族,是有汗位继承权的那种。


而囊聂只是一个香雄贵族,一个颇为善战的将军,这样的人在中原,每隔几年就要死上一个两个......


这些都决定了囊聂在大唐得不到太好的待遇,他纯属是被程大胡子给忽悠了。


还是那句话,当他带人走下高地的那一刻起,他就失去了和大唐讨价还价的最大筹码,高地。


按照之前封德彝进言的策略,李破已经下诏给凉州总管范文进,从西北各郡县挑选官员,准备到高地就任。


同时在凉州地区的部族当中,挑一些人出来,带领西北的一些部族重返高地。


这一次,他们的头顶上飘扬的必定的日月星辰旗,也许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他们都将在高地上为大唐牧养牲畜。


而凉州和河西地区的郡县,会作为高地的后盾,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并用粮草和大唐的律法来约束他们。


当然了,同化才是最重要的那部分策略。


想要把高地彻底纳入到大唐的版图,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一个选择就是移民,这个现在还走不通,中原百姓谁又愿意去高地那样的荒芜所在定居?


嗯,高地如今倒是让大唐又多了一个很好的流放犯人的所在......


另外就是同化,中原文明兼收并蓄,有很强的包容性,用封德彝的话来说,就是改变高地人的信仰,教导他们学习汉话,以及中原礼仪等等,让他们服从于中原律法......


这个过程必定是非常漫长而充满波折的,需要无数人有意无意的为此付出努力。


当那些异族能够自豪的道上一声,我是唐人的时候,才算是大功告成。


但那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只是说明民族大家庭中好像是多出了一个成员而已。


........................


大唐已经接待了不少外邦使节以及叛将,逃人之类的团队,渐渐有了经验,管理的层次性也建立了起来。


这个时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觐见于皇帝陛下,想要见到皇帝,必须表现出你的价值,囊聂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优势。


他以吐蕃边将,叛臣的身份来到长安,接待他的是鸿胪寺少卿刘善因,其他人正在忙着跟突厥人商议边市,疆界的细节问题,顾不上搭理他。


值得一提的是,新罗来的遣唐使留在了长安,其中一些人会在之后进入到国子监进学,另外一些据说是花郎徒的新罗贵族,则会被分散到羽林军,左右屯卫中任职。


当然了,在这之前还要进行一段时间培训,起码你得能流利的说好汉话才成。


很明显,作为大唐的第一个确定下来的属国,他们得到了一定的优待,就像是今年考出来的进士一样,会给后来人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金春秋此时则已经带人赶回了新罗,他基本上达到了此行的目的。


一个是确立了新罗的藩属地位,求得了大唐的册封。


在这件事上,李破没怎么费心,只是按照新罗人的习惯,赐新罗女王金德曼为真我王。


而既然受到了大唐的册封,大唐将不再准许新罗有自己的年号,历法等。


无论是郡县的划分,官阶的制定,等等等等,一切都要依照大唐的礼仪规制来进行。


可以说因于大唐极端的优势地位,大唐对这个藩属国进行了严格的约束,一系列操作下来,新罗几乎已经相当于前汉时封赐的藩国。


这也是新罗求得大唐庇护的代价,忌惮于陈兵于东莱的十余万大军,金春秋等人不敢争辩,几乎是全盘接受了下来。


这也达成了他出使大唐的第二个目的,避免被大唐灭国之忧,结果对于新罗来说,算不上有多好,但也绝对不算糟糕。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