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正德王朝 > 第八章 合纵连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章 合纵连横

  正德王朝

朱寿明白,王守仁的分析,没有任何错误,一语中的。**


他虽然没有学过历史,但综合陈敬送来的各种情报,能够很直观地看出当时的西域形势。绿教和佛教的争夺,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绿教的西域两强:统治中亚河中地区的撒马尔罕汗国、伊朗高原的萨非王朝都是刚刚建立,乱世枭雄昔班尼、天才少年伊斯玛仪一世,各自进入了自己最兴盛的时期,建立起庞大无匹的势力,对峙于中亚。


一山难容二虎,大不里士和撒马尔罕之间,很快就将上演一场生死大战,规模之大,远远超过朱寿对土鲁番汗国的征伐。


潜伏在阿富汗喀布尔的一代天骄巴布尔,一直在等待自己的机会,在正史中,他将于几个月后,在乱世枭雄昔班尼的尸体上,建立起著名的印度莫卧尔王朝。


只要乱世枭雄和天才少年之间决出胜负,那么河中的局势,便会稳定下来。无数的绿教徒,将会沿着先辈们的足迹,从西域各国,涌进河西走廊,与佛教徒们一决雌雄。


而眼下河西走廊的佛教徒们,又在干什么呢?


北边,是巴儿速孛罗,这是朱寿钦赐的大明顺义王,不过倘若有机会,顺义王并不介意再不忠一次,他和朱寿之间,还是有着很多不得不说的故事。


南边,是四分五裂的各个小型汗国,有蒙古人的,也有畏兀儿人的,还有一些朱寿连名字都想不起来的民族,这些小国,夹在大明与乌斯藏之间,艰难求存。


有力量的,一心想成为“整个蒙古的大汗”;没有力量的,天天想着如何生存。绿教徒们若是打过来,单靠大明在河西的微薄力量。那是远远不够的。到时,河西、宁夏、西宁等地,都有被绿化的危险。


这是朱寿绝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不是因为他歧视绿教,宅男是没有宗教歧视观念的。只不过绿教徒都是政教合一,朱寿可不想被人称为某某神棍。


皇帝,可比神棍好听多了。


留给朱寿的时间并不多。这就是王守仁的着眼点。


在大义与利益之间,为了西征的成功,皇帝必须选择利益,只有这样,他才有时间灭掉土鲁番汗国。抵挡住无数绿教徒,为汉人王朝保住进入西域的最前站。


至于放弃大义之后的皇帝?


王守仁在心里笑了笑,眼前的这个少年,还是太稚嫩了,轻轻松松地挖个陷井,他就不得不踩进去。()


参军?什么狗屁劳什子参军?不想当弄臣的王守仁,从心里瞧不起这个不知所谓的参军职务。


但事实证明,王圣人并不是万能的。而参军。也不是啥也不能的。


一个参军用很猥琐的声音,慢吞吞地说话了:“末将,不,罪臣,呃,小的。不赞成杀拜牙即。”


这人年纪很老了,约莫六、七十岁。眼神游移不定,原本高大雄壮的身躯。弯得快成了驼背,威猛的五官,皱成一团,只露出两个大大的鼻孔,还有满脸的凌乱胡须。朱寿一看,不禁笑了,这人正是刘瑾阉党的余孽神英神都督。


如果在几个月前,神都督还是赫赫有名的西北名将,内有神家诸位将领,外有刘老大撑腰,而且那时的他,还是泾阳伯。


可惜刘老大一死,神英的伯爵,就被阁老们提议罢免了,只保留了一个右都督的虚职。


神老伯的教训告诉后人:千万不要跟错了老大,站错了队。


如果不看他的阉党身份,而只是看他的能力,神老头还是很牛的。统率骑兵的能力,大明无人能出其右。他的儿子神周,正当壮年,也是一员马上猛将。


朱寿成立五参军的初衷,便是认为自己完全不懂打仗,不过这并不要紧,谁叫他是皇帝呢,赶紧找几个专业人士来帮自己。


以不要名声、只要实力为宗旨,经过各位阉党大佬的推荐,王守仁和神英是最先入选的,一个以应州之战证明自己是大明最擅长守城的牛人,一个以无数战绩证明自己是大明最擅长野战的牛人。


可攻可守,朱寿很满意自己的选择,不过这些还不够,打仗是国之大事,最擅长偷袭的仇钺、最敢于死战的刘文、最jing通辎重运输的卫璋,也被他抓来当了参军。


朱寿并不知道,除了被牵连下台的老农民曹雄、在家休养的张俊、在西征军里打酱油的冯祯,以及还没成名的杨锐和崔文这五个人,他的参军阵容,已经正德朝的正史十大名将集齐了一半。


幸运地挨过大劫的神老头,早就没把自己当西北第一名将看了,他一直坐在最远离皇帝的地方,眼神却死死地盯住皇帝的细微举动,见到朱寿的犹豫不决,他便明白,自己的机会来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