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正德王朝 > 第五章 山重水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章 山重水复

  正德王朝

洪钟的站队之举,不仅出乎朱寿的预料,也出乎所有派系大佬的预料。


因为这完全不符合墙头洪的一惯作风。


能够在大明朝的血腥仕途中独善终老,子孙万福,还能够获得王守仁写墓志铭这种高级待遇的墙头洪,怎么可能轻易站队?而且还是选择站在皇帝的对立面,支持文官领袖李东阳?


这种行为,相当的不智。


皇帝是皇权的代表,李东阳是士绅相权的代表,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刘瑾一死,他们必然会直接对抗,没有任何人能够掺和进去。这就是一台绞肉机,力量稍微弱点的大佬,进去了,都很难全身而退。


事出反常必有妖。


在朱寿的眼里,李毒蛇脸上的笑容,非常神秘;而洪钟的脸上,木然平静,看不出任何情绪的波动。


洪钟这番话,明着是说召民垦荒的经济之道,实际上是针对朱寿的西域攻略。


河间诸府,经过反贼和官兵的双重杀戮,如今已是士绅残缺、民生凋敝,颇有乱世之景象。


这是朱寿、文官集团和反贼们三方角力的结果,在朱寿的心里,依靠暴力摧毁士绅的根基,才是王道。至于暴力之后的建设问题,那就不是宅男能够考虑到的了。


他从后世某伟人那儿学到一些皮毛,连伟人都无法解决的事情,他自然也无法解决。


对于这些空出来的统治领域,洪钟以召民垦荒的办法,准备重建士绅们的根基:宗族制、父老制和里甲制,用数年的时间,重建一批新的士绅,来替代那些死于战乱的旧士绅。


至于这群新士绅的来源,是军户还是民户,并不重要。因为遍及大明帝国的士绅阶层,会很快的同化这些异己分子。


因此洪钟的建议。具有非常强的可行xing。同时,这些被抽调的无地军户,实际上就是朱寿为学生军们准备的征西炮灰。


要打土鲁番。单靠四千余人的学生军,那是瞎扯淡。国与国之间的大战,没有数万炮灰,是无法进行的。


而北直隶原来的炮灰们。都被刘惠这群反贼带得死的死、跑的跑,剩下的,都集中在团营。朱寿原本的打算,是从团营中抽调三万炮灰,再加上甘肃、陕西等地的七万卫所兵。共计十万人,足以同土鲁番打一场灭国之战。


但洪钟这招上屋抽梯之计,直接就将这三万炮灰卷走了。


还有什么,能够比得上土地对于这群无地军户的诱惑?


为大明去战场上卖命,说到底,不就是为了坑上的女人、锅中的米饭么?


除了热血青年们,没有谁会整ri里想着为国尽忠、封狼居胥。只要这个提议得到通过,北直隶的军户们都会疯狂。没有谁还会想起皇帝的西征圣旨。


倘若朱寿强行阻止这道奏折。那么等着皇帝的,将又是一批新的刘惠、赵鐩!


李东阳胜券在握,一切都按计策行事。墙头洪这道奏折,直接就打中了朱寿的死穴,令皇帝无法招架。


跟文官集团斗,朱寿的功力。还差了很多。


不过以天下士绅为根基的文官集团,并不是铁板一块。至少五位阁老之间,虽然有很多纵横交错的盟友关系。但也有生死相搏的政敌。


就算出身于同一群体,而且私交甚好,真到了阁老这个层次,出身、私交都是瞎扯淡。五位阁老,每个人都有开宗立派的能力,彼此间谁也不会从属于谁。


盟友和政敌的相互转变,通常都是眨眼间的事,这种事情,在明史中屡见不鲜。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高拱和张居正、严嵩和夏言这两对好基友,从死党到死敌的整个过程,令人掩卷之后,也不禁长叹一声。


“洪尚所言,老臣不敢苟同,”在朱寿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位阁老站了出来,沉声道,“河间府有多少亩地?保定、真定等府,又有多少无主荒地?无地之民,普天之下,难以胜数。以有限之地,供无限之民,实为取乱之道!”


朱寿眼泪汪汪地看着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刘忠那瘦小的身躯,心中暗喜,去了一个老刘,又来了一个二刘,看来朕的运气,不算太坏。


宅男并不懂得,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权力的地方,就有争斗。


刘忠的反对,并不是他想帮皇帝解脱窘境,而是因为他知道墙头洪的破绽!


“依刘少傅之见,又当如何?”墙头洪微微笑道,丝毫没有被抓到痛脚的挫败感。


倒是李东阳的眉头紧皱,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因为眼下的局面,似乎不是按照他的剧本在演出,而且还有失控的可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