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正德王朝 > 第三十四章 请君自入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四章 请君自入瓮

  正德王朝

在杨一清和张永互相**的同时,京师的刘瑾,也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好事。


刘瑾一向喜欢做坏事,不过坏事做多了,他也会换换口味,做点好事。


朱寿回京之后,一改过去的怠政作风,不仅坚持三ri一小朝、五ri一大朝,而且除了东海公司、武学院、龙江宝船厂等地的奏折外,他还将北直隶的地方奏折,都收到了自己手里。


刘老大的送达批红、李丞相的票拟,都不能改变朱寿的心意,在保定和河间两府的地方事务上,皇帝甚至不允许任何派系的大佬指手划脚。


王启年死后,朱寿把河间府交给了天津巡抚翟鹏,天津三卫本来就在河间府的地盘上,因此翟鹏身兼两职,倒也累不着他。


面对皇帝咄咄逼人的攻势,掌握着票拟权的李丞相首先让了步。票拟是首辅独有的权力,也就是对奏折的初步处理建议,其他阁老,只能对票拟进行讨论,没有决定权。


但有了票拟权并不能垄断朝政,因为那只是初步处理建议,还必须送给皇帝批红,即用朱笔在奏折上批示。一般来讲,每天这么多奏折,朱寿单是划个圈,都得累个半死,因此真正批红的,都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们。


而送达批红的权利,也就是哪些奏折,必须要送给皇帝批复,就掌握在刘瑾的手里,这就是刘老大立皇帝的威名来源。


李毒蛇对刘老大都能采用绥靖政策,更何况是朱寿呢。


刘老大明白朱寿的所思所想,今天是北直隶,也许再过几年,就是河南、福建、山东等地了。


“皇上渐渐长大了啊,”刘老太监在与焦芳、张彩等人喝酒之时,哀叹道,“我们这些老东西,越来越没用了。”


焦流氓也叹了口气:“那些家伙,也越来越不好收拾了。”


前文就说过,因为焦黄中的事情,正德三年的天子门生们,不管什么派系的,都被老焦收拾得够呛。老焦玩够了,也就饶了这些天之骄子的小命,开始专心收拾文官同僚们。


三人之中,只有张彩沉吟片刻之后,缓缓对刘瑾说道:“恩相应洁身自好。”


老刘和老焦大惑不解:张尚书,你没搞错,我们在这儿担忧皇帝成长的烦恼呢,你跟我们说什么洁身自好,有个鸟用啊!把自己的品德搞那么好,想去当圣人么?你他娘的还是干好jian臣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张彩的大局观,在正德朝不做第二人想,可惜遇到了刘瑾这个倒霉蛋,因此只好把话说得很透彻:“不妨再查一次两直隶及各省钱粮!”


刘老大和焦流氓对望一眼:高,果然是高招!小张出马,一个顶俩!


站在三人所处的位置上,大明帝国已经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什么样的招数能砍死什么样的敌人,他们都心中有数。


普查钱粮,只要是贪官,都会损失无数。但损失最大的,却是文官集团那帮伪君子!


削了文官集团的面子,替皇帝当了一次恶狗,没有功劳,总有苦劳;没有苦劳,那疲劳总该有?


皇帝看到刘老大这么勤劳,外加忠心耿耿,还好意思削老刘的权柄么?


而且打了文官集团的脸,那群假道学伪君子还不跳起来八丈高,到时皇帝应付他们都来不及,哪还有心思打理阉党大佬们?


这就叫一箭双雕,不管事情如何发展,坐山观虎斗的,总是老刘。


至于文官集团对阉党的报复?拜托,这两党啥时候消停过?这些年来,死在两党党争中的英雄豪杰们,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也不差这么几百号人。


老刘有个优点,那就是说干就干,绝不迟疑。


当初朱厚照登基之时,老阉党大佬和文官们破天荒地联合起来,想搞掉八虎这些生力军。


外有刘健、谢迁、韩文等文官大佬,内有王岳、范亨、陈宽等阉党巨鳄,还有李梦阳这种中山狼当军师,阵容可谓是空前豪华,颇有人挡砍人,佛挡杀佛的风采。


但最后呢?


老刘一人横刀立马,先令文官们的jian计泄于外,再让朱厚照斩了王岳等人,数ri之间,一举定乾坤。


老刘凭借着这种功劳,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八虎之首,朝中的立皇帝。


因此每个历史人物的成功,都绝不是侥幸,运气肯定是有,但他们自身的才能,也占了非常大的比例。


第二ri,他便派出手下干将给事中张绘、御史房瀛等,去查盘两直隶及各省的钱粮。


如果评选正德朝最大的贪官,保证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将票投给老刘。贪官的思维,只有贪官才会理解,老刘直接就将目光投向了各地的“京债”,一刀下去,刀刀出血,砍得文官集团们无法招架。


什么是京债呢,这事说起来,始作俑者,其实就是刘老大。


华夏帝国不管古今,在官场,都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喜欢把各种礼金,不管是贿上的,还是自贪的,都算到公家的账上。


公家的东西,不拿白不拿,对?


刘老大掌权之后,贪心大了点,勒令各地进京朝觐的官员,不缴钱,休想完成政治任务!于是各地官员纷纷缴钱,反正都是公家的,他们也不心痛。


有时遇到银子不够的情况,就得向京师富豪们商借,等到贷款到期,才从官库中拿出银子偿还,名为“京债”。


从借到还,这中间的猫腻,大家都一清二楚,上下其手的,不计其数,因此大家都习以为常,要是一天不送礼,反而还浑身不自在。


送礼的源头,刘太监,居然要查账了!这还有没有天理?大明还有没有王法?


文官们愤怒了,弹劾老刘的奏折,雪花般飞向京师。


老刘一向不管别人的弹劾,尽管朱寿跟他已经越来越不亲近,但每ri里还是会让他随侍左右,有什么大事要事,也会征求他的意见。因此他认为自己的地位,如同泰山般稳固,那些小爬虫们的sao扰,直接扔到垃圾堆里好了。


首先落马的是金华知府万福,这个老家伙,过了致仕年龄,还占着位置不走,年年上供给老刘,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不过现在老刘怒了:你去年送了七千两,今年倒好,只送了五千两,你不滚蛋,谁滚蛋?


“因疾致仕”,万老先生接到这道圣旨,yu哭无泪:刘恩相,你又不是不知道,海上贸易,如今都被东海公司和各地大佬们垄断了,我一个屁大点的知府,还到哪儿给你赚七千两去?这五千两,有两千还是我的棺材本!连我那个如花似玉的小妾,我都没舍得给她!


紧接着落马的,有如下官员:苏州知府鲍辇、同知王卺,这两人的罪名是赃贪;江西左布政马龙,罪名是贪滥;佥事阮宾,罪名有点奇怪,居然是轻浮!两人都被降职审问。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