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正德王朝 > 第二十四章 京师掀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四章 京师掀狂澜

  正德王朝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这句废话,用在刘老大身上,非常适合。


八虎之首,内相之冠,有“立皇帝”之称的刘瑾,在正德朝拉仇恨的功夫,天下无双。跟刘老大比起来,被文官们骂成“浪荡皇帝”的朱寿,简直可以偷笑了。


“千古第一权阉”,在魏忠贤出世之前,这个名头,是属于刘瑾的。


不仅文官们恨他,连太监们也恨之入骨,比如张永张提督,时时刻刻,都恨不得吃老刘之肉、喝老刘之血,如果朱寿肯点个头,张提督下一秒就能生吃了刘老大,还不用沾酱料。


不过刘老大有朱寿罩着,张永也奈何不得,况且最近李东阳跟刘老大越走越近,颇有狼狈为奸之趋势,这一点,让张永非常不爽。


前文说过,各地上奏,到了大明中央朝庭,就分为红、白本,红本归刘老大先看,然后才把白本给通政司。


李东阳对这事半推半就,最后连六部所奏的大事,本来应该归内阁报备的,他也任由刘瑾处理,最多就是在程序上走走过程,唯唯诺诺,曾经纵横天下的毒蛇李丞相,威风越来越低。


最令文官们胆寒的,是朱寿跑出京师鬼混之后,李毒蛇居然一改常态,除了追朱寿回京一事外,其它的事,都事事避让着刘老大。


正德三年五月,南京大饥荒,灾民无数,刘老大居然把三十三万石粮食,转运给凤阳。坐穿了冷板凳的南京兵部尚书何鉴大怒,说留都的地位,远远大于中都凤阳!并且南京的灾害,更是大于淮西。


刘老大的得力干将焦芳和张彩也看不下去了,就劝老刘:该收手时,要收手!不然,就是白白帮人做了嫁衣,还坏了自己名声。


老刘想了想,也是这么个理儿,反正他也贪不了多少,就把粮食又给了南京。不过东边丢了芝麻,西边得捡个西瓜,老刘趁朱寿不在京师,直接就把已经死了的原南京右通政强珍抄了家,抢了他的财产,顺便还把强家上上下下人等,都发配去了边疆。


朱寿不在的日子,老刘越来越跋扈,而李毒蛇的态度却越来越低,险些低到了尘埃里。


户部尚书顾佐对此很不理解,就问道:“君欲何为?”


老顾跟老刘仇深似海,韩文被打成五十三人反动集团之后,老顾接了韩文的班。刘瑾就说:老顾啊,咱们也算是老相好了,这样,你帮我陷害韩文,搞死那小子!


顾佐望了老刘一眼,淡淡的回了两个字:不干!


老刘怒了:你他娘的给脸不要脸。


果然没过多久,顾佐就被牵连进去,罚了一大笔钱。老顾一看,既然惹不起老刘,那就滚回老家去养老。老刘偏不让:我还没玩够呢。


于是连续好几次,罚得老顾倾家荡产,最后搞到要去借高利贷,才能完成输米上塞外的重罚。


老顾心里那个愁啊,我不当尚书还不行么?我躲到老家还不行么?我缩头还不行么?


老刘望了顾佐一眼,淡淡地回了两个字:不行!


李东阳听了顾佐的问题,用手指了指天,再用手指了指地,微笑不语。


如果是朱寿,肯定要问李毒蛇:丞相,你是在学佛祖么?


不过顾佐不是朱寿这种刚读政治初中的家伙,他虽然玩不过老刘这种硕博连读生,但也是二本政治学专业毕业的高材生,马上就领会了李毒蛇的意思。等朱寿一回京师,老顾就立即上了辞呈,顺便推荐刘玑接任自己的尚书一职。…。


这个刘玑,不是那个海军总督刘机,刘总督是刘中敷之子,从礼部尚书任上滚去当了海贼王的。而这个刘玑,却是刘瑾阉党的干将。


他们两人,同音不同字,不过倒是有个很有趣的共同点,都是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的三甲进士,不过刘机的排名,比刘玑要高上几十名。


这一科还有前文曾出现过的周南那老死头、去四川剿匪的林俊,以及同样是新科尚书的刑部尚书王鉴之,不过最出名的两个人,却是杨廷和杨师傅,以及梁储梁师傅。


刘、王两人,再加上接替兵部尚书阎仲宇的曹元,接替工部尚书曾鉴的洪钟,朱寿回了京师的第二天,原本的三个新尚书,立马变成了四个新尚书。除了吏部尚书张彩和礼部尚书白钺,六部尚书都大变了花样。


六个人之中,张彩、曹元、刘玑,这三个人都是铁杆的刘瑾阉党,洪钟这厮态度暧昧、游移不定。王鉴之是李东阳的人,白钺是白圭之子,大明高富帅的代表人物,同样是李东阳的铁杆盟友。


也就是说,李东阳的靠拢,让刘瑾一下子就掌握了大明的整个文官政权!两个阁老加六部尚书,阵容之强大,无与伦比。


因此,张永张提督的不满,是非常合情的,也是非常合理的,他决定干一件大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