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正德王朝 > 第六章 特立独行的丑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章 特立独行的丑男

  正德王朝

在成化、弘治和正德年间,杨一清是个很特殊的异类。


满朝尽是高富帅的明朝,长得很丑的杨一清,就成了特立独行的家伙。


史载:一清貌寝而性警敏,好谈经济大略。意思就是说,杨一清长得很丑,但性格非常机警灵敏,而且擅长于跟人瞎扯大明的形势和政策。这儿的经济,是指经世济民,不是后世的经济学。


长得极丑,不是詹事府出身,还能在日后混上首辅,这种奇特的经历,让他足以笑傲大明官史,更是让泪奔求长相的江南大才子徐祯卿汗颜。


看看,长得丑,也能出头。所以,丑不是关键,关键是,你得丑到灵魂深处,你要丑得有思想、有能力。


杨一清不仅长得丑,而且还不近女色,史载:“一清生而隐宫,貌寺人,无子。”


寺人,就是宦官,在满朝大胡子、高富帅的朝庭中,忽然出现一个下巴光溜溜、长得又丑的家伙,是不是很另类?


而且能够被历史记载,说这人长得像太监的,大明朝唯此一人。


祖籍云南的杨一清,跟随父亲杨景居住在巴陵,这个第二故乡,让他后来得到了老乡嘉靖皇帝的赏识。


明朝时,湖南湖北是一家,因此他和李东阳不仅是老乡,而且还是同门师兄弟,都是黎淳的门生。


当然,跟李东阳一样,杨一清也是神童出身,话说不是神童的大明首辅,那是非常罕见的动物。


他十四岁就参加了乡试,并被举为翰林秀才。十八岁时,他中了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进士,授中书舍人。前文出现过的陈金、刘宇等人,跟他也是同年。


服完父丧,他在山西、陕西等地当官,精通军略,是弘治、正德两朝少有的名帅。对蒙古的政策也很强硬,还修了宁夏等地的长城,以此来对抗蒙古的入侵。


自从他被刘瑾搞下课之后,就一直隐居在镇江钓鱼,不过去年忽然被皇帝想了起来,委任他筹备大明运动会。


丁卯科武会试主考官兼大明运动会提督,这就是杨一清眼下的正式官职。


这是弄臣啊!世交、好友、门生们都这样劝他,不能去给皇帝当弄臣。


我连死都不怕,还怕弄臣这个名声?隐居没几天的杨一清,又坚定地跨入了京师的城门,进入大明官场的斗兽之地。


自从成化十四年恢复武科乡、会试以来,武科是三年一试。弘治六年,改为六年一试。弘治十七年,又改为三年一试,每逢子、午、卯、酉年乡试。


正德二年,也就是丁卯年,朱寿扩大了武科的出榜赐宴,规模搞得跟文科一样,而且还改了考试的规则。


弘治年间的武科,是先策略,后弓马,考不过策略的,不准考骑射。


但这样的考试手段,效果并不好,能考过策略的家伙,都可以去考秀才了,还混什么武举啊,真当大家都没读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么?


于是朱寿就先考弓马,再考策试,并且把策试定为默写《武经七书》中的一段,通常一百字左右。


没办法啊,大明重文轻武太严重,有才干的,都去挤书生那条道了,当武夫的,大多数都是笨到连童子试都考不过的。


去年选中的武科人才,都被送到jūn_duì里当炮灰了,只有少数几个年轻的,被朱寿送到大明武学院继续深造。…。


对于杨一清来说,当个主考官完全是牛刀小试,倒是这个跟文科大比同时进行的大明运动会,他拿着完全没有办法。


“皇上,西南夷、蒙古人、朝鲜人、倭人?”杨一清跪在朱寿的龙案前面,苦笑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按照朱寿的想法,运动会的项目,有长跑、射箭、游泳、马术等三十余项,每项都允许大明以外的“化外之民”们参加。


而且优胜者,不仅可以获得大明朝的军职,而且还能进入大明武学院当插班生,这可是武举的待遇!


杨一清觉得自己应该阻止皇上的乱来,他是忠臣,更是能臣,皇上的心思,他能猜到,但引外族入朝为官,前唐安思之乱的教训,还摆在那儿呢。


朱寿并不知道杨一清正在腹诽自己,也懒得详细解释自己的用意,他是皇帝,做事只用吩咐就行了,文官集团有能力,就可以否定自己。


如果不能否定,那就得老老实实,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朕自有打算,”朱寿缓缓说道,“此次大会,朕将进行抽彩,让所有大明子民,都能体会朕的苦心;让来朝的万国,感受到天朝的威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