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正德王朝 > 第三十章 要命的后勤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章 要命的后勤

  正德王朝

在讨论jūn_duì国家化这种敏感话题之前,还是让杨慎发挥他超强的演技。


在未来的数十年中,他完成了演员的自我修养,成功的脱离了正史中死跑龙套的地位。


杨慎讲话的时候,是大明正德二年九月的一个午后,秋高气爽,阳光斜斜地射入行宫的大殿中,穿过镂空的窗户,在地上映出一个个斑驳的光点,洒在一百五十名新兵小正太的身上,也洒在皇帝、大臣、太监、侍卫和杨大少的身上。


大殿是由皇庄内的议事大厅改建的,还散发出原木味和漆味,但没有一个人说话,安静得可以听得见众人呼吸声。


“你们得皇上的恩典,能来此当兵,”杨用修果然是状元之才,知道这群土包子少年是农民、渔民和牧民出身,刚入武学院,没什么文化,也就把自己文皱皱的场面官话,换成了农村大妈聊天时用的大白话,“是祖宗数代积来的福气,虽刮风下雨,坐在帐篷里,也少不了你一日的俸禄,这些银子,是谁给你们的?”


新兵正太们入学不久,除了每日里文学武操外,吃饭前还得诵读朱寿亲自撰写的《圣皇语录》。


作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帝皇,朱寿的目标,是把自己所写的《圣皇语录》,推广成为全球印刷数量最多的读物,甚至还有野心在“全球”的后面,加个“历史上”。


不过皇上的话,大臣们是不敢代笔的,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因此只得朱寿自己苦想。


可怜的宅男,文化素养太低,连后世某语录都记不住,皇帝再牛x,也不能随便乱说话啊,因此编得非常费力,过了两三个月,也才出了三条,并且都是赤裸裸的抄袭。


第一条:将士皆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第二条: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得来而可长久者也;第三条:严明果断,浩气存胸,刚而无虚,朴而不欺。


其实就是这三条,也是朱寿想了好几天,说了个大概意思,才由杨慎润笔写成。由此可见,《圣皇语录》的全球道路,是相当遥远而漫长的啊。


有了《语录》,再加每月发俸禄时,总旗以上的少年军官们,都要亲自到朱寿面前领取。当然,朱寿是不可能亲手发银子给他们的,他可是皇帝,不能干这么掉价的事情。


不过从太监手中接过银两时,少年军官们都会痛哭流涕,除了要表达对皇帝的忠心外,还有个原因,就是俸禄超过同级武官至少五倍。


这一百五十名少年,就是前文从一千五百名学员抽选出来的精英,实授的朝庭官职,都是小旗。但在武学院学习期间,朱寿下旨规定,从一百五十名小旗中挑选出来的三位千户、十五名百户和三十名总旗,都享受五倍于同级正式军官的俸禄。


武学院的军事编制并不完全,原本是一百一十二人的百户,只有一百人,并且还包括上级军官在内。


升上来的军官们也只是暂时的,用许进许老头的话来说,就是:让他们先得意几天,到了军中,死上数百人之后,能活下来的,才称得上合格的军官。


一将功成万骨枯,将军百战死,这些话,都不是开玩笑的。


提前数百年过上金领生活的少年军官们,听到杨慎的问话,自然是毫不犹豫地大声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经过两个多月的洗礼,少年们虽然还是新兵蛋子,但也有了几分精气神。百余人齐声高呼,声势惊人,将房梁上的灰尘都抖了不少下来。…。


“来武学院之前,你们都是耕种渔猎的百姓,”杨慎继续说道,“在家时的苦楚艰难,与为官时的食银容易,好好思量,此乃皇上对你们的厚爱,你们将如何报答?”


少年们在三位带头千户的引领下,齐声吼道:“忠心一片,死而后已。”


杨慎最后总结道:“皇上养你们千日,不过望你们杀敌于一时,你不肯杀敌,皇上养你有何用?就算军法让你漏网,上天也会取了你的性命!”


仍然是三位少年千户带头:“万岁爷指向哪里,我们就打向哪里!”


最后这句话,是朱寿的恶趣味,事前吩咐杨慎和三位少年千户演练纯熟,才能起到上下通达的效果。


朱寿的这出戏码,并不是完全瞎搞,如同前文所说的那样,不管是他,还是朱厚照,都清楚一个事实:大明的jūn_duì,大部份都不被皇帝所掌握。


为什么?


很简单,不管古今,打仗打的是什么?


两个字:后勤!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