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正德王朝 > 第二十章 公开卖官的彩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章 公开卖官的彩钻

  正德王朝

楼下的拍卖会进行得如火如荼,罗公公的大嗓门此起彼伏,五十四个一级代理资格正在逐一化为白花花的银两,流入大明国库和皇家东海公司的仓房中。


“朝庭取三,东海取七。”这是朱寿定下的基调。


这些银子不给朝庭,恐怕过不了李东阳那关。对于朱寿来说,李首辅的作用并不比刘瑾低。


“刘瑾是个好帮手,却只是个奴仆。”这是张太后给刘瑾的批语,言外之意,朝庭的政局还是需要李东阳这类文官,才能玩得转。


经过张太后时不时的点醒,朱寿已经逐渐摸清了皇帝这个职业的门道。


“毕真,朕封你为龙江宝船厂提督太监,”朱寿盯着面前的一个中年太监,缓缓说道,“给朕造船,越多越好,倘若造出三宝太监的宝船,朕不吝赏赐。”


那中年太监正是内官监太监毕真,刘瑾的得力狗腿子之一。


“你也是东宫老人,”朱寿继续说道,“朕就明说,银子你可以捞,但是,东海公司的海船,尤其是两千料之上的,朕一直会盯着,倘若有一艘不能按期完成,朕就砍掉你一只手;在海上无故毁掉一艘,朕就砍掉你一条腿,自己去算算,你有多少手脚可以拿来抵罪。”


龙江宝船厂的造船计划,在《皇家东海公司章程》里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朱寿的急迫需求,本来想一个月就造两千料级的商、战船各两艘。


但根据几个老匠人所言,如今的宝船厂,早就淤泥横积,匠人四散,从弘治年间开始,半年才能造出一艘两千料来,甚至还比不上通州、杭州的一些私人船坞。


“朕有银子!”从拍卖会上赚到大笔银两的朱寿,财大气粗地下旨,“封王伟为龙江宝船厂营造提督太监,给朕一月造一艘出来。”


“皇上,那宝船厂是听老奴的,还是听王提督的?”毕真满面愁容,他上个月才花了银子,在刘瑾那儿讨了个山东镇守太监的美差,没想还没起程,就被皇上一脚踢到了南京。


王伟是谁?那是排在八虎之后,皇上最信任的王伴伴。


是啊,听谁的?朱寿下完圣旨,才发现自己安了两个山头在龙江宝船厂,毕真有自己的一系势力,王伟也不差。


“你等商量着办。”皇帝是不能随意更改自己旨意,所谓出口成宪,于是朱寿不负责任地把难题扔给下属,正好让这两人互相监督。


一山难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算了,还是保命要紧,老奸巨滑的毕真打定主意,万事皆不出头,一切扔给王伟,要掉头,就一起掉,皇上总不可能杀了王伴伴?


张永在旁瞧得满肚子怨气,却又不敢发作,倒是才赶过来的西厂提督谷大用嘴角含笑,似乎一点也不在意刘瑾势力的扩大。


“老谷,你怎么也不说句话?”如厕时,张永逮着谷大用问道。


谷大用啐了一口:“有甚好说?”


张永怒道:“那就让刘瑾骑在我们头上拉屎好了。”


谷大用低声笑道:“老夫当年还替刘瑾倒过尿壶呢,罗祥还替刘老大擦过靴子,你当年腿断了,刘老大可是照料了你好几天。”


“也是这么个理儿,”张永想了一会儿,释然地笑道,“那要不把高凤再抬举起来?”


这两人都名列八虎,是大明数万宦官中的精英份子,是太监中拔尖的人物。谷大用的话很明白:对于权力来说,别说私交了,就是恩情,那也是说抛就抛。…。


他谷大用当年就是刘瑾的铁杆兄弟,但自从升任西厂提督之后,刘瑾的话,对于谷督公来说,就等同于放屁了。


罗祥也是一样,自从升了东海公司董事会主席之后,看见刘老大,也不是从前那张小媳妇的脸嘴,有时甚至还削刘老大的面子。在太监当中,他还聚起了一团自己的兄弟,比如商忠等人,都是要带到东海公司的,至于属下的小宦官们,更是数不胜数。


而张永自己,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恩人变仇人例子。


“小祖宗啊,那是真的长大了。”谷大用轻轻叹了口气,结束了两人的谈话。


自从一个多月前开始,皇帝抛出了许多措施,让八虎疲于奔命,作为正德皇帝最信任的八个人,这些日子,他们可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朱寿所在的地方,是在凤舞楼的三楼,这儿有一间非常大的厅,布置得极为雅致,用作摆设的那些古画花瓶,一看便不是凡品。


厅内的桌几上,都摆着上好的龙井茶,但没有一个人去喝,因为除了皇帝外,所有的人,不是站着,就是跪着。


站着的,是诸位太监大佬、厂卫番子、太监宫女侍卫。


跪着的,除了龙江宝船厂的两位新任扛把子外,还有三十余名大腹便便的商人,其中最显眼的,却是韩氏兄弟。


韩邦靖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他只是个十八岁的青年,如今被传来面圣,荣耀之余,更多的却是心惊胆战。


跟他类似的,还有那些商人,有个大胖子甚至把肚子顶在地上,差不多算是趴着,而不是跪了,身下积了一滩汗水,还不敢擦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