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正德王朝 > 第十八章 今天你公司了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八章 今天你公司了没?

  正德王朝

凤舞楼占地颇广,前后数进,左右两厢都有偌大的园林,假山凉亭,小桥流水,有闹中取静之意。


主楼的大厅宽十五丈许,深九丈左右,高约五丈。几百人散在里面,也不见拥挤。


若不是张鹤龄有侯爷身份,他父亲张峦又是国公,姐姐是太后,单单这个建筑规格,便是一桩僭越大罪。


“张提督怎么会出现在这儿?”找到自己预订的桌子,韩邦靖猛喝了几口茶水,方才魂魄稍定,小声向身旁的大哥问道。


“偌,那儿,”韩邦奇用一个细微的动作,指了指二楼天井的栏杆处,低声道,“锦衣卫新任都指挥使,石文义,他身边跟着的,都是锦衣卫的千户,你再看这大厅周围,作店小二装扮的,不是锦衣卫的力士、校尉,就是东厂、西厂和内行厂的番子,还有,那儿,东厂丘聚丘督公和他的十三太保……”


韩邦靖不解地反问道:“你怎么看出来那些店小二是厂卫装扮的?”


韩邦奇苦笑道:“那些店小二的外套下面,都露出了金黄色的袍角,不是飞鱼服,还能是什么?还有脚上的官靴,你再仔细看看,有几个店小二把自己的腰牌都挂在腰间,这不是明摆着的么?”


韩邦靖定睛一看,果然如此,心里更加纳闷: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别想了,”韩邦奇低声训斥道,“京师水深,别去打听有的没的,我兄弟俩只要完成父亲的布置即可。”


他前几日接到从福建传来的父亲家书,嘱咐他在此次的拍卖大会中,必须拿下三个红钻资格和十五个一级代理资格。


初听到这些奇怪名称的时候,韩邦奇还真有点啼笑皆非。


不过最近京师的流行语就是:公司。


以前人们问安大多是“吃了没”?但前些日子开始,问安词就变成了“你公司了没”?


韩邦奇熟读儒家经典,知道“公司”一词,最早出自孔子的《大同》:“公者,数人之财,司者,运转之意。”庄子也说:“积弊而为高,合小而为大,合并而为公之道,是谓“公司”。


意思就是聚多人之财共同运作,不过这儿的“公司”,却不是一个机构。


据说这是由皇帝亲口命名的,皇家东海公司,就成了大明朝第一家经营机构,看来以后的所有商号、商行,都得改成公司不可。


没办法,谁让皇帝最大呢。


公司倒是好理解,最难理解的,却是那个什么分级代理制和七色彩钻制。


熟读圣贤书的韩邦奇看着那高约半尺许的制度说明,为了完成父亲交待的任务,只好硬着头皮,和弟弟一人读了一半,居然花了他们整整三天时间。


听宫中相熟的公公说,这是由皇帝一人口述,整整七十余名太监负责记录,花了十几日的功夫,才制订出来的。


然后付交印刷,短短一日间,便在京城卖掉了近千套。


“皇上准备开海禁!”


这是宫中传出来的第一个消息,顿时惹得百官愤怒不已,各级官员们纷纷准备上书,痛斥这个背祖弃宗的做法,有良心的官员都觉得:要与这种残害百姓的勾当斗争到底。


“皇上是准备开海禁,而且还准备让海商们进入东海公司董事会!”这是宫中传来的第二个消息,“据说,董事会就是第二个司礼监,首领太监是罗祥罗公公,这可是光宗耀祖的良机。”…。


听到这个消息,准备上书的各级官员,立马消失了三分之一。


“我呸!跟宦官们并列,真是耻辱!”有良心的官员们继续准备上书。


“罗公公说了,不管是谁,只要缴银子,都能进入东海公司,以后每年只需要缴年费,就可以一直赚钱赚下去,”小道消息的传播者们还说,“据说还有晋升机会哦,几年后,就能成为朝庭的正式官员,升得比进士还快。一不小心就能成公成侯,最少也是六品,你要是拿个七品,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于是,又消失了三分之一的上书官员。


“子曰,富贵不能yín,我们要坚决同那些与民争利的家伙斗争,要跟那些两眼都钻进孔方兄的家伙抗衡,保持大明最后的一点良心。”最后剩下的良心官员,大多数来自于沿海诸省,瞧不上朝庭给出的蝇头小利,他们决定继续上书。


“凡是与东海公司为敌的,统统诛九族!”正德皇帝怒了,把一堆奏折扔到焦芳脚边,“宣,逮浙南、赣北、福建三地的巡抚都御史,下狱。”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