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明末洪英传 > 第103章 朝堂议政(推荐期间,求推荐,求收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3章 朝堂议政(推荐期间,求推荐,求收藏。)

  明末洪英传

“怎么天黑啦?!”


伴着一人呼声,打断了众官员的争执。


百官抬头。


天空中,不知从何处飘来一片黑云,厚厚的压在京城上空。


“看来,今年头场雨要来咯。”有官员道。


……


“圣上驾到 ~ !”


皇帝临朝,百官行礼。


小皇帝朱由校在人群中找到殷复声的身影,含笑道:“殷爱q……”


“陛下,臣有本启奏。”


皇帝抬手,“卿”字还没说出口,就有人跳出来,向上递奏章。


朱由校只得把话又吞回去,看来人,是礼部一官员。


“陛下,壬戌科三甲榜已出。一甲三人,二甲七十七人,三甲三百二十九人。此乃陛下登基以来首次科考,殿试是否隆重对待?”


“不必,照往年惯例举行即可。”朱由校草草回了一句,又看向殷复声。


这次,朱由校只是张了张嘴,就立刻站出一人,乃是户部左侍郎陈大道。


“陛下,边关战祸,北直隶多地连年受累,臣请陛下减免其地赋税。”


话音刚落,户部右侍郎李长庚上前奏道:“陛下,年初晖城,巨野等地大震,地裂声响,房屋倒塌,死伤甚重。望陛下发银赈灾。”


“陛下,臣也有一本。”户部的人说完,兵部再出马,金之俊作为兵部郎中,当然也不甘落后,奏道:“延安,黄花峪等地百姓常受河套蒙古人劫掠侵扰,望陛下加派该地守军。”


“陛下,臣也有本启奏。”


“臣也有一本。”


“臣也……”


朱由校面前,哗哗啦啦站满一排人。


一句接一句愣是没给他机会和殷复声说一句话。


叶向高,邹元标,汪应蛟等几个朝中老臣个个颔首低眉,面现一丝得意。


这里哪一件事不需要银子,哪一件事情不得议个几日。


轮到陛下有空赏你,也不知又是何时了?


你个毛头小子,初来乍到的,敢不拜我们的码头?


叫你知道,这天下虽是陛下的天下,可这朝堂,却是我们的朝堂!


奏事官员,齐声道:“请陛下圣意裁决。”


看着面前黑压压的一排人,朱由校是哭笑不得。


你们是商量好的吧?这么多事,昨日干嘛去了?都挤到今天。


不打算让朕用膳了吧这是。


“减税,赈灾,增兵……”朱由校随口默念。


这时,朱童蒙上前道:“陛下,边关战事频发,所需钱粮甚重,而国库空虚。依微臣所见,当增收赋税以备边需。”


“不可!”


朱童蒙话音刚落,太常寺少卿杨涟疾呼,“各地灾祸连连,百姓苦不堪言。朱给事还让陛下增加赋税?岂不是要了百姓的命!”


朱童蒙道:“杨大人,边关局势紧张。北有建虏,蒙古时常劫掠侵扰,东有红夷虎视眈眈,西南多部酋长,似有不臣之心,在其地蠢蠢欲动。在此种情形之下,守边才是社稷之重,国家之重。”


“朱给事难道不知,社稷民为本的道理吗?”左督御史邹元标怒道:“社稷之重,重不过百姓。百姓不安,何谈社稷?”


朱童蒙道:“邹御史不闻,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若战事不熄,边关不宁,百姓谈何安宁?城破之时,百姓安能苟活?历朝历代,国倡则家兴,无国焉有家?”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