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抗战之红色军神 > 391章 超级航母
字体:      护眼 关灯

391章 超级航母

  抗战之红色军神

391章超级航母


日本人这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战术目的完成得十分完善,与后世的日本电器产品和汽车产品一样;但顺手牵羊的战略目标却丢了,也与后世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去惹美国,却惹来了一个广场协议,进入21世纪又不断挑战中国,更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了!


不得不说,日本这个民族,做点小事小东西,有大智慧;但真要叫他们做一件大事,却件件搞砸。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岛民意识”吧。


“日本,再强大也不足虑也!”武爱华如是想到。


不过,日军在东南亚的行动再次证明了日军在“战术”层面的成功。在偷袭珍珠港的头一天,日军在马来半岛的哥打巴鲁、北大年、宋卡三地成功登陆,揭开了东南亚战争的序幕;同时,日本舰队前出印度洋,攻打斯里兰卡,将英国印度洋舰队给葬送进了海底(邓尼茨袭击后重新补充组建),将英国的势力全部赶到了西印度洋海上。


此外,在1941年12月至次年2月之间,日本先后攻占关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岛、新不列颠岛、俾斯麦群岛、菲律宾群岛和印度尼亚诸岛,在短短三个月时间,日本就占领了东南亚全境。


期间,中国政府照会日本政府,要求日本在所占地区善待我海外华侨。日本政府表示,日中一衣带水,友好邻邦,海外华人将会像海外日本人一样,受到日本jūn_duì的保护。


1941年,对于全世界来说,是一个炮火连天,多灾多难的年份;在欧洲,德国上半年拿下了英国,下半年进攻苏俄,到年底时一如既往地被寒冷的气候逼得不得不暂停进攻,而苏俄则抓住这一时机,开始了第一次冬季反攻!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日本终于和美国掐上,并且将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全部卷入了战争。


1941年,对于东方中国来说,却是一个大喜之年,大丰收之年。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不用说了,因为它比预计的还要好,各行各业都超额完成了任务,最低的也完成了《三年规划》的110%,而最高的则达到了180%。


1941年的中国,真正的大喜是收回东北与蒙古。东北,不费一枪一弹,虽然支付了不菲的物资和金钱,但同样也获得了一个现在的工业基础,算起来略有赢余;而蒙古,虽然打了几仗,但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对于乔巴山后来搞的游击队那一套,作为游击战老祖宗的中国人,又怎么可能输给乔巴山呢。在武爱华看来,剿灭蒙古游击队,是国防军难得的一次练兵机会。在冰天雪地的蒙古高原,如何作战,如何保障自己,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好在邓锡侯的第23集团军以及孙连仲的骑兵第1集团军表现十分优良,并没有出现冻死饿死士兵的事情。


1941年对于中国来说,还有一件大喜事,只不过这件喜事普通老百姓并不知道罢了。


早在1938年的《大海军计划》中,武爱华就提出要在1941年底之前组建完成中国太平洋舰队、中国印度洋舰队两支远洋作战舰队。这两支舰队,分别要求有1艘重型航母,2艘中型航母,4艘轻型航母,其中所谓的重型航母其实是“超级航母”,要求满载排水量达到80000吨以上,而中型航母也要求达到3-5万吨。


可是,中国的工业基础毕竟太弱,到了1940年底时,中国几大造船厂也只能制造出4万吨级的货轮,以及15000吨级的航母及重巡洋舰,至于3万吨级的战列舰,也还力有不逮。


根据海军技术研究院的说法,要制造80000吨级的航空母舰,至少要到1943年末或1944年才有可能,而真的等到制造出来的那一天,世界大战也就差不多结束了。


为了完成这一划时代的计划,武爱华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功勋系统。显然,功勋系统就有两种航母适合武爱华的要求。


一种是日本于1944年下水的“信侬号航母”。


说起“信侬号航母”,真是一段曲折的历史。它原是作为日本最大战列舰“大和级”的第三艘战列舰制造的,1940年5月4日就已经开工,1940年12月又暂停;1942年复开工,建到50%左右又暂停,改为航母继续建造。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