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抗战之红色军神 > 364章 中国直升机之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364章 中国直升机之父

  抗战之红色军神

364章中国直升机之父


经过1939和1940年两年的努力,在汽轮发电机组上,已经可以量产10万千瓦规格以下的10余个品种;水轮发电机组,也可以量产5万千瓦规模以下的20余个品种。


至于后世那种动不动5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甚至13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即便功勋系统有这样的技术,在现实中想要生产出来也很困难。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熟练,总得有一个过程。


这也是武爱华在三年《发展纲要》里,没有将水电发展列为重点的原因。而在这三年的水电资源开发上,国家明令只能在各类河流的二级支流上修建水电站,而这些水电站,多是5万千瓦以内的小型水电站。


第四项值得大书特书的成就就是武装真升机的成功研制。


这款于1940年9月1日试飞成功并通过战场演习检验的武装直升机被武爱华直接命名为“猎鹰1型”武装直升机,根据用途不同,分为abcd诸多型号。


猎鹰1型的基本数据:空中5.5吨,满载11.2吨(空总重比低于0.5),动力为1台1275马力的涡轮轴发动机,旋翼直径8.36米,最达航速290公里,最近航程达800公里,最高升限6000米,作战半径可达250公里,内置固定旋转改进型班用机枪1挺,乘员1人;“猎鹰1a”攻击型直升机装备有1门82mm无坐力炮,搭载各类弹药3.8吨,“猎鹰1c”运输型直升机可投载1个班12名士兵及其1个星期的正常作战物资消耗。


涡轮轴发动机在世界直升机历史中,被称为“第二代直升机”的标志,这种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直升机开始普通采用的动力装置,直到今天也没有更多的变化。而在此之前,直升机动力源一直采用活塞式发动机。


武爱华对世界直升机发展史,原本就比较清楚,穿越后不清楚也有系统和系统出口的智能机器人可以咨询。这款“猎鹰1型”的基本性能甚至完全超过了后世天朝1994年定型生产的z-8(直-8)直升机。当然,这款直升机实际技术指标只大约相当于1960年左右的美国直升机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直升机的出现,与其他兵器装备是不一样的。其他装备,均有“实物”可供研究人员模仿、学习,当然也有纸面技术资料;而直升机的研究工作,除了纸面技术资料外,则是一片“空白”。


中国的武装直升机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不得不说一个人,一个被后世称之为“中国直升机之父”的名叫朱家仁。


1900年,朱家仁出生于洞庭湖西宾的汉寿,其父朱熙曾任第二师师长兼江苏江宁镇守使,陆军中将。1920年,朱家仁从东吴附属高中毕业后赴美就学,1926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毕业。先后在美国芝加哥惜士飞机制造厂(后成为休斯公司)、底特律沃阿格西飞机制造厂、堪萨斯美鹰飞机制造厂工作。


1928年秋,朱家仁回到中国,到上海虹桥航空工厂服务,担任上尉技士,后升任少校技正。参与饶国璋等人设计的仿法国高德隆型教练机之“成功第一号”的研制工作,该机于1929年试飞成功。


1930年春,朱家仁提出想制造飞机的愿望,得到陈调元的支持,给予了两万元的经费资助,接着又取得了南京航空署的准许。从此,朱家仁开始研制飞机。1937年春朱家仁的飞机制造完成。取名为“苏州”号。并于同年去洛阳担第三飞机修理厂厂长。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