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抗战之红色军神 > 330 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330 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抗战之红色军神

330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330章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我们还是听听总统的意见吧。”交通部长张澜见好就收。而与会者也并不认为,武大总统就是来听大家争吵的。


“诸位的意见我都听了,都很有道理,但我更倾向于茅以升先生的观点,至少,那是我们建设这座桥梁的底线。诸位,千万不要以为12米宽、16米宽就够了,要不了十年,这南京长江大桥,就会车满为患;也不要认为现在长江中航行的多是千吨左右的小船,要不了十年二十年,这长江上的万吨轮船就会有如今天的小船一样,如过江之鲫!”武爱华先赞赏了一下茅以升,然后话锋一转:


“但是,方案中最高、最宽的选择也不符合未来的发展。南京长江大桥如果建成,将是中国第一大桥!我不希望在我们有生之年,别人指着我们的脊梁说,看吧,就是这些人造的桥,将我们的船堵在江面上,将我们的车给堵在桥面上!因此,我建议,桥下的净空高要达到40米;公路桥面要达到32米以上,可以并行八辆大卡车;铁路桥要能够铺设四条并行轨道,以后,首都要建地铁,刚好用上!”


“啊……”所有人,都没想到,大总统会提出这样的数据。


“另外,桥上要设慢车道、人行道,而人行道最好加上一道安全栅栏,大家应该知道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吧,那座桥上,已经成了美国自杀者的天堂!我可不希望我们首都这座桥,也动不动有人跳下江中自杀……”


“总统,将桥下净空提升到40米,宽度提高到32米以上,技术上的难度并不大,只是,这费用至少增加了一倍啊,而且以后的维护费也会增加很多。”茅以升提出了一个问题。


“费用问题,政府可通过发行债券,引入私人资本的方式解决。再说,这座桥建好后,也是可以收费的嘛!”武爱华又抛出了一个观点。


“收费,不好吧,这可没有先例啊。”有人表示担忧。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有一位老人,住在一条小河边,靠摆渡为生。某日,老汉决定拿出一生的积蓄在小河上建一座桥,以方便人们过河;桥建好后,老人端着一把椅子,准备收费,这过桥费与当时的过河费一样,都是一个铜板。可是,行人不干了,质问老汉:这普天之下,就没见过桥收费的,你老汉不能做这么缺德的事啊!由此,老汉气得大病一场!老汉的儿子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将桥拆了,老汉病好后,看到乡邻们过往不方便,又继续摆起渡来,不过,过河费依然得照交。”


武爱华的故事讲完,与会人员一片沉寂。有些人已经在想:自己会不会是那种乡邻呢?


“我们有句老话,叫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话同样适用于政府与民众,政府给民众提供了服务,政府就可以收税;可政府修了桥,为什么不能收过桥费呢?当然,对于步行过桥、非机动车过桥,包括摩托车过桥,肯定就不收费了,因为他们毕竟是普通民众。可一个老板,因为大桥修通了,南来北往拉货方便,节约了很多成本,他享受到了这种便利,是否该交纳一些过桥费呢?至于开轿车过桥的人,属于有钱人,交一两元过路费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当然,这种收费项目,政务院及监察院要拿出一个章程出来,没有相当级别的政府批准,是不准擅自设定过路过桥费的。此外,监察院要对收费项目、收费价格、用途等进行监察,当一座桥或一条路收回成本后或达到一定年限后,就应该取消收费!”


武爱华这是在借鉴后世的经验。


关于后世天朝公路收费的问题,网上诟病颇多,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水涨船高的问题,收不收费并不是主要问题。最关键的是,收的这些钱,跑哪儿去了?是肥了私人,还是肥了某个部门?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也由于确实有部门在里面乱来,才导致那么多毛病。


就是美国的金门大桥,也是要收过桥费的,每车5美元。不过是单向收费而已。


“总统,我还是不太明白。办学校,按理说要收费,可政府只收很少的学费;可这路桥,原本不收费,可现在却要收费。这个,怎么觉得有些自相矛盾呢?”张澜是个认真的人,他不懂的,立即当面请教。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