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抗战之红色军神 > 卷五 崛起之机 311章 形势骤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卷五 崛起之机 311章 形势骤变

  抗战之红色军神

卷五崛起之机311章形势骤变


接下来,武爱华与石原莞尔就两国军事谈判小组后续谈判交换了意见。


武爱华提出,第一,东北是中国的故有领土,这一点不容改变,但中国政府可暂时将东北问题搁置起来,等以后条件成熟时再谈;第二,日军华北驻军,最多可保持一个师团,但其局限于天津和青岛城内,其他地方的日军必须在三个月内撤走;第三,台湾问题留待战后双方谈判解决;第四,日本就此次中日战争中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酌情赔偿5亿美元。


最后,石原莞尔逐条逐条地辩解,在最后一条,只答应给中国1亿美元的赔偿,并分五年付清。


武爱华同意了,因为,这钱对国防军来说,只能算是一笔小钱。而且,武爱华此举,也算是送给了石原莞尔一个大人情,有助于石原莞尔在日本国内推行新的亚洲政策。


军事谈判因为有了武爱华与石原莞尔的“共识”,进展非常顺利,但政治谈判却要麻烦得多。它涉及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如何正常化,如何保证这种正常化,日军撤退后的遗留问题,中日财产分割问题,两国侨民问题,与第三国的关系问题,包括台湾、满蒙的地位问题。


双方停停谈谈,最后在3月的最后一天即3月31日正式签署了《中日停战协定》以及《中日联合申明》两个文件。


用后世的眼光看,这两个文件都是“卖国”的文件!在武爱华看来,也应该这样定性。但是,这个“卖国”却是武爱华有意为之。


好在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武爱华则有百分百的信心,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日本,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地从中国脱身呢。


蒋介石虽然不太满意这次谈判结果,他以为凭借国防军的军事胜利,能够在谈判桌上获取更多。但武爱华明确告诉他,中国能够守住现在的成果,已经很不错了,要想将日本全部赶出国门,暂时还力有不逮。


听到武爱华如此态度,蒋介石也只有认了。武爱华不坚持,蒋介石拿什么坚持呢?


不过,蒋介石还是比较高兴的,因为日本人第一笔赔款2000万美元在协议签署的当天,就转到了中华民国财政部的账上。


而接下来,蒋介石也高兴了几个月,他急忙派出他的jūn_duì,去接受日军退出的地区,除了察哈尔、北平及其附近地区外,他的部队迅速控制了七七事变前的大量国土。


但是,此时的中国人,并没有像历史上抗战胜利那样,热烈欢迎国军的到来,蒋介石也未像历史上那样,成为中国事实上的抗战领袖!反而是更多的人,在战后加快了与闽粤两省的接触,而陈济棠在其中不断地兜售武爱华的思想,并表示,在新的政府成立之后,各省将获得中央的大量资金援助。


对于各省军阀的地位,陈济棠也作了明确地说明:此后,肯定要实行军政分家,要么继续带领部队,接受国防军的统一整编,至于是否会削弱实力,陈济棠要大家看看国防军现在的将领特别是原粤军的将领就知道了。


而国家也将会在土地、资源、交通、教育、卫生等方方面面出台新的政策。但不管什么政策,也不会损伤干绅阶层的现有利益。在有关民生方面,陈济棠提出了一个“共同富裕”的概念来打动这些地方实力派。


1938年6月6日,广西李宗仁、白崇禧、黄绍宏突然发出倡议:召开全国政治会议,改组中央政府!


连续几日,山西阎锡山、云南龙云、四川刘湘、邓锡侯、西北马家陆续发出附议声明,赞同召开全国政治会议。阎锡山在申明中说,中日停战协议的签定,中国将会迎来一段时间的和平发展时期,此时召开全国政治会议,改组中央政府,共商中国发展大计,正当其时!


这些倡议与声明,像一道炸雷,将蒋介石炸得外焦里嫩。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