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骗了康熙 > 第392章 玉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2章 玉相

  骗了康熙

追书吧vip zhuishu8,最快更新骗了康熙最新章节!


柱儿,这还是康熙头一次这么称呼玉柱。


其中的内涵,丰富之极,简直无法用语言去形容。


康熙的年纪大了,反正睡不着觉,闲着也是闲着,就拉了玉柱,一起话家常。


“老十八,也已经十四岁了。”康熙冷不丁的丢了这么一句话出来。


玉柱一听,也就明白了,老皇帝这是想让最宠爱的一个儿子,风风光光的大婚了。


按照皇室的规矩,皇子的大婚年龄,除了老四这个特例之外,一般都是十四岁以上。


老四,满十三岁,虚十四岁的时候,娶了十一岁的,实际上只有十岁的乌拉那拉氏为嫡福晋。


按照朝廷的婚姻制度,反推回去,这就说明,十岁的四福晋十分早熟,已经来了初葵。


大清入关后,迅速的汉化。


汉人的女子成婚,一般都在及笄(ji)之后。


及笄礼,女子月事初潮之后,不久也。


玉柱比谁都清楚,四福晋成婚过早,伤了身子。所以,她所出的儿子们,先天性不足,都没养大成人。


“老爷子,我呢,有点小小的私心。我一直惦记着,我的妹妹,能够风光的嫁入贝勒府。”玉柱没敢明说,想推迟大婚,却很巧妙的借着虚荣心说事儿。


老十八是汉女庶妃所出,他被册封为贝子,已经是极为有宠了。


要知道,老十三、老十五、老十六、老十七,可还都是无爵的空头阿哥呢。


哪怕康熙再喜欢他,老十八也要立个说得过去的功劳,才好晋为贝勒。


玉柱借着这个说事,其实是想保护好自己的亲妹妹。


若是让玉烟结婚太早了,不仅身体还未发育成熟,而且,她怀上的孩子,也很可能生一个,夭折一个。


老十八和玉烟,已经赐婚了,不可能再有任何的更改。


在原则性问题,没有被质疑的前提下,康熙也就被玉柱带偏了。他真的以为,玉柱的虚荣心爆了棚。


嗯,最宠的儿子,如果立功晋为贝勒,康熙的脸上,自然也大有光彩!


只是,老十八若想立功,要么走文治,要么走武功。


目前,又暂时没有大战,哪来的军功可捞?


康熙想了想,就说:“老十八读书还可以,成天闷在上书房里,也不是个事儿。不如,就让老十八,去户部协助你办差吧?”


玉柱很想笑,老皇帝也太护短了。


康熙明里说,让老十八帮玉柱办差。实际上,老皇帝是想让玉柱立个大功,然后把功劳白送给老十八。


当年,老大为副帅,跟着康熙的哥哥福全,一起去进攻噶尔丹。


实际上,也是大致差不多的考虑。康熙明摆着是让哥哥福全,把军功让给老大。


结果,老大那个缺心眼的家伙,他自己急功近利的败了事儿,居然反咬了福全一口。从此,收获了一大死敌。


老十八,是玉柱的亲妹夫,胳膊肘不往内拐,难道往外偏么?


不过,玉柱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而是主动提醒了老皇帝。


“老爷子,雍亲王的脾气,您也是知道的。”玉柱故意拿老四说事儿。


众所周知,老四是个喜欢吃独食的性子。只要是他主管的事,谁敢插手,就斗谁。


“哦,哦,我差点忘记了这一茬。”康熙随即醒悟过来。


区区一个户部,居然放了两个亲儿子进去,这不是天然要扯皮么?


康熙仔细的琢磨了一下,玉柱的本兼各职之中,好象就是曹寅负责的那一大摊子造船的事,最有希望捞着大钱。


“要不,让老十八去大沽口?”康熙思来想去,最终提出的想法,恰好吻合了玉柱的思路。


所谓文治之功,对于老十八这个皇子而言,绝大部分都是不现实的。


总不能给老十八一个县,让他去治理吧?


但是,如果让老十八去兼管大沽口的造船,以及海外贸易,这就很容易搞回大钱了。


晚年的康熙,格外的图虚名,不然的话,也不至于想普免天下的钱粮了。


朝廷缺钱之时,如果老十八坐镇的海外贸易,搞来了几百万银子,就补上了一部分缺钱的窟窿。


这个功劳,就大得足以册封为贝勒了。


康熙擅于养生,晚上几乎不吃东西。


玉柱就不同了,他年轻呀,肚子饿得快。


君臣二人正在东扯西拉之时,“咕咕咕……”玉柱的肚子开始不受控制的瞎叫唤了。


康熙禁不住的笑了,就找来魏珠,让他去膳房看看,有什么垫肚子的吃食?


只是,玉柱就算是再蠢,也不敢让老皇帝干看着他吃夜宵啊。


康熙也很理解玉柱的难处,就装模作样的端了一碗红枣银耳羹,拿着汤匙,在碗里挑着玩耍,始终不肯下嘴。


玉柱面前的小桌子上,则摆满了热气腾腾的各种吃食。


嘿嘿,皇帝怕暗算,需要有太监试毒,玉柱怕个啥呀?


等玉柱美美的用罢了夜宵,康熙手里捧着茶盏,笑眯眯的问他:“老三向我推荐了,他的谙达赫寿,出任直隶总督,你怎么看这事儿?”


谙达,是满语里的师傅之意。


玉柱在康熙身边的日子,也不算短了。


康熙这还是头一次,就人事安排问题,询问玉柱的看法。


让赫寿担任直隶总督?


嘿嘿,老三这是想抓直隶的绿营兵权呐!


赫寿,现任两江总督,姓舒穆禄氏,满洲正黄旗下。他曾为老三的外谙达,也就是骑射师傅。


两江总督,管着江南三个最富裕的省分,向有江南第一督的美称。


以前,玉柱一直有些奇怪,能文能武的老三,为什么被康熙放弃掉了呢?


如今,玉柱身在局中,瞬间恍然大悟。


唉,老三终究还是不如老四会装啊,急不可耐的想抓直隶的兵权了。


玉柱真就不信了,康熙看不明白其中的猫腻?


只是,既然康熙这么问了,兼任南书房大臣的玉柱,必须要答。


“老爷子,我与赫寿素无交往,不敢妄论也。”玉柱变相告诉康熙,掌握京郊兵权之人,必须是忠于皇帝的纯臣。


“没有外人在此,你但讲无妨。”康熙显得成心想听听玉柱的看法,逼得也很紧。


玉柱也知道,康熙现在说的是真心话。


但是,凡事,就怕事后的瞎琢磨。


所以,玉柱咬死了,他久在外任,不熟悉京里的情况,不能妄言。


在康熙的眼里,他母族的佟家人各有特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