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骗了康熙 > 第949章 好大的胆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49章 好大的胆子?

  骗了康熙

“五哥,这又是何苦呢?毕竟,在天下人的眼里,咱们这些辅政王大臣,就是一个整体啊!三哥丢了脸,咱们也跟着一起捞不着好。”


老九不愧毒蛇之名,他一张嘴,就让老五愣住了。


“总不能就这么算了吧?”老七余怒未熄的追问老九。


老九装模作样的走到老三的跟前,大声说:“三哥说错了话,该罚。以小弟之见,索性就罚他去大行皇帝的灵位前,跪一整天,不许用膳。”


玉柱差点笑出了声,这叫什么惩罚?


不过,玉柱不打算站出来添油加醋。


让老三和老九混进辅臣队伍里,玉柱就是想让他们时不时的搅个局,说几句恶心话,免得老五和老七掌权太容易了,失了必要的牵制。


四王是亲兄弟,玉柱是外人尔。


兄弟吵嘴,正常得很。若是外人掺和了进去,斗争的目标,反而会转移到玉柱的身上。


玉柱不吱声,张廷玉也不敢吱声。


马齐仗着资格老,又想帮着玉柱出出气,便chā话道:“总不能这么轻易的算了吧?”


老五瞥了眼马齐,又看了看玉柱,心头的火气,反而消了大半。


老九说的没错,大行皇帝刚刚驾崩不久,辅臣集团就闹出了内讧,成何体统?


老七比较了解老三,老三一向喜欢暗箭伤人,他在暗中干的龌龊事儿,何止是一桩两桩呢?


张廷玉瞥了眼马齐,心说,马齐老矣,尚能饭否?


在皇权砖制的社会,家务事和国事,其实不太可能分得很清晰,界限也异常之模湖。


玉柱都不想说话,马齐这一掺和,好嘛,老五和老七反而警觉了。


老五不再穷追不舍,老七也坐回去,端起了茶盏。


人在庙堂混,大家说话也都是含而不露,故意让你去猜。


这个时候,摆出的姿态,也就具有极大的暗示性。


老九见局势已经缓和了下来,赶紧冲老三丢了个眼sè。


老三只是做人比较yīn罢了,他一点都不蠢。


“五弟、七弟,哥哥我一时不察,说了错话,对不住了。”老三也是能屈能伸之辈,在老九的提醒下,他居然当面扎千,赔礼道歉。


老三再yīn,毕竟是哥哥。


哥哥服了软,若是继续穷追勐打,徒惹外人看笑话!


“罢了。不过,三哥啊,不是我说您,往后啊,说话还是多注意点分寸。”老五毕竟厚道,既然老三认了错,他的气也消得差不多了,随即作罢。


老七没吱声,却下意识的瞥了眼一言不发的玉柱。实话说,玉柱的心思,老七真没看明白。


玉柱明明看见了老七的小动作,却只当没看见似的。


当务之急,别的都是虚的,赶紧把新军扩编到五至八镇,方为正道理也!


吏部和户部,两大实权衙门,玉柱都不在乎,更何况,老三想yīn人的区区小事呢?


在天朝,很多原本的铁杆兄弟,只要一起合伙做生意,或是一起掌了权,九成以上,最终会撕破脸皮。


本质是,只有一个人说了算,其余的人,要么俯首贴耳的当弟弟,要么被扫地出门。


安禄山和史思明如此,曾为“刎颈之交”的张耳和陈余是如此,黄帝和炎帝亦是如此。


在老九的缓颊之下,老三出去跪大行皇帝了,老五和老七不吱声,也就是默许了。


从头到尾,玉柱一直是冷眼旁观,不发一语。


历史早有明鉴,司马懿和德川家康,都是出了名的老乌龟,却都笑到了最后。


偶然之中,其实蕴藏着必然。


混庙堂之人,不能忍的家伙,迟早是个悲剧。


实力不够的时候,冒然出手,等于是自寻死路。


比如说,高平陵政变之后,淮南的王凌、母秋俭和诸葛诞,先后起兵,先后被灭族。


以地方对抗朝廷,因为实力不足的缘故,失败的概率大得惊人!


前明的高拱,本是裕王最信任的讲官。因为做人太高tiáo了,隆庆二年就被徐阶整下去一回。


后来,隆庆帝刚刚驾崩,高拱又被张居正和冯保联手,赶下了台。


高tiáo做事,低tiáo做人,放之四海而皆准也!


实践证明,哭灵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个体力活。


大清立国,垂七十八年之久,各项典章制度,日臻完备。


哭灵,也是如此。


受过国恩的有官者和有爵者,都必须参与哭灵的集体活动。


哭灵,也不是一窝蜂的,一起上,一起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