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赤唐 > 第十四章 论道(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四章 论道(四)

  赤唐

追书吧vip zhuishu8,最快更新赤唐最新章节!


更新时间:2013-01-19


自夏启立国以来,中原朝廷便形成了一股上行下效之风。 欢迎来到阅读至魏晋前隋则尤甚,这一点大唐朝自然也不例外。


既然皇帝陛下和右相大人都出面作保,说李都尉水漫九曲之事无可厚非,大伙儿又何必去触那个霉头,揪住仁义二字不放呢?


仁义这个东西,大伙心里都清楚,无外乎是朝廷勾勒出枷锁百姓的条框,说它有它便有,说它无它就无。读的多了,对这些东西也就看的清了,水至清则无鱼,心中明白的事情又何必把它都抖搂出来?


“陛下,臣附议!”


检校尚右仆射、御史大夫崔圆本就对李林甫唯命是从,值此良机自是高声附和。


“李相所言甚是,臣亦附议!”


“臣附议!”


“臣”


三公三师、六部尚侍郎、九寺五监的主官,但凡大唐朝廷的脸面人物顷刻间变了调子,对李都尉的英雄壮举赞叹起来,看这急切的架势,恨不得连名上奏替李都尉讨要一个郡王。


李括只觉心中苦笑,李林甫权力之盛已至于斯,这大唐朝廷的半臂山河怕是被他收了去。


抬头看了眼身旁的杨钊,少年不禁感慨。杨钊虽已官至御史中丞,杨家的势力在长安也如日中天,但杨氏一门短期内显然还无法与门生遍及朝野的李林甫抗衡。不管论及心胸城府还是个人魄力,市井出身的杨钊显然与李林甫不在一个水准线上。虽然李括佩服杨钊的仗义执言,但有时候朝政之争不是义气二字可以平服的。


端坐御案后的李隆基得意的点了点头,虽然满朝公卿顷刻转调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毕竟一致的声音让他很受用。李括是他一心要提拔、培植的亲信,如若遭到太大的阻力,他面上也不好看。


“嗯,那么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李隆基环视了一周大殿,对崔潜点了点头:“崔爱卿你继续。”


兵部侍郎崔潜点了点头:“臣遵旨。”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工夫,崔侍郎终于将封赏的圣旨宣读完毕。少了李括李都尉这一争论的焦点,朝廷的恩旨听来竟如此索然无味。若不是在含元大殿中,怕是不少上了年岁的老臣都会沉沉入梦。


一众陇右有功将士再次单膝跪地叩谢圣恩,李隆基挥了挥手说了一番勉励的话,无外乎是什么‘期待尔等忠心戍边,报效朝廷,勿负朕望’的官样套话。群臣三呼万岁,回响声绕梁不绝,尽是一派和美的景象。


少了必要的火药味作调剂,连李隆基都觉得有些意兴阑珊,索然无味。


“退朝!”


大唐皇帝陛下挥了挥手臂,结束了这场大朝。


“恭送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李都尉,等等,等一等!”


走出了大殿,高秀延却是率先迎了上来:“李都尉,哦不是李兵马使,恭喜恭喜啊。”高秀延双手抱拳,轻飘飘的说道。


“高将军还真是有趣。”李括不欲与其纠缠,一边朝台下走去,一边道:“不知道高将军那个陇右副使能否坐稳呢?”


“这点不需要李兵马使操心。”高秀延冷哼一声道:“李兵马使还是想一想该如何在疏勒自处。”


杨钊这会的工夫已是从身后赶来,一把推开高秀延冲李括道:“跟他费什么话,我们走!”


“你!”高秀延挥了挥手臂,闷哼一声。


一个市井出身的混混也敢这么跟自己说话,倘真是活得不耐烦了!人人都怕你杨家,可他偏偏不信这个邪!


高秀延的眼神渐渐变得阴鸷,紧紧的攥起右拳。


与杨钊结伴出了大殿没几步,李括便遇到常年侍奉皇帝陛下的内侍高德伦。高公公乃是骠骑大将军高力士所认的义子,常年在御前行走。此番由他来引领二人入宫,足见皇帝陛下对二人的宠幸。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