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暗黑大宋 > 第四一九章 克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一九章 克星

  暗黑大宋

追书吧vip zhuishu8,最快更新暗黑大宋最新章节!


“这条朕倒能同意,”赵顼道。


不仅那九十几营保捷军,其他各营将甲器甲也必须进行更换淘汰了,无外乎一个先后。


而且也有了前例,比如木棉司,便是用南方税赋与收入垫付,这个不难,因此赵顼毫不犹豫答应了。


王巨乘热打铁,又说:“陛下,臣还有一言,木棉司是衣是棉,是未来北方百姓御寒的根源,衣食住行,衣重要性不亚于食。”


赵顼额首。


衣服对于中原百姓来说,那不仅是遮羞工具,更是御寒工具。若没有衣服,秋风一吹,比如眼下,就不知道冻死多少人了。


王巨又说道:“它也是未来经营北方最重要的利器。”


就这一句话,赵顼激动地抓起了王巨的手。这就是年龄的优势,年龄虽然拘束着王巨短时不能再攀上高位了,不过正因为这个年龄,赵顼不必要拘于礼仪,能做一些亲近的动作。


当然,王巨很小心的,赵顼终是皇帝了,而且也不是当初才即位的皇帝,他在一步步地成长着,比如最后让王安石离开相位,当真如砖家所说的那样?


没有一个人说对的!


但这个真相,也是王巨最近才隐隐想到的。


何谓帝王,那是寡人,孤独的人!做为帝王可以有亲近的大臣,但绝对不可以有朋友,包括自己在内,尽管眼下赵顼依然可能将他当成一个亲密的朋友。


但王巨说不说无所谓,赵顼“上进心”也不用王巨激励的。而且北方太遥远了……不过真拿下了北方,有了棉花,性质就会是两样了,汉人可以正式“闯关东”,一两千万汉人往东北一驻扎。好了,再也没有女真人的事,即便有。也象南北朝后的鲜卑人一样,最终融合成一体。


王巨又说道:“因此这个木棉。臣想到了,便立即交给了内藏库,介甫公经营,臣同样不反对,无论是内藏库,或是三司,在臣心中,它们都是朝廷。然而蔗糖不一样。它属于消耗品,享用品,百姓有它可以,无它也行。”


赵顼又额首。


实际这就是忽悠了,但在这几十年它确实属于享用品,一旦普及,就象茶叶,现在谁敢说它是享用品?


王巨说这句,主要就是怕三司插足,那反坏了蔗糖的发展。接着他又继续说道:“故它不能由三司插手,虽然它暂时是为了郑白渠器甲扩大,然而未来臣可以用它的收入。做一件大事,臣也与章楶提到它,它可以使伐夏之战成本下降一半。”


“说说。”赵顼眼中又闪过兴奋的光芒。


“西夏真正所短之处在经济,因此可以攻其之所短,不过那样臣手中得有一些资本,当然,内藏库的那份,等郑白渠几万保捷换装结束后,还是归内藏库拥有。臣用的是余下属于自己收益的那部分。”


“说说具体的。”


“具体的臣还没有想清楚,陛下也勿急。再说伐夏还遥远,陛下也最好莫提。否则朝堂反对声音会比以后变法反对声更大。”


“这一条,朕也同意了,”赵顼道,再说,这些钱本来就属于王巨自己的,说官员不得行商,能禁得了吗?但也不大好说,若是王安石插手,逼得内藏库将技术交出来,然后置司推广,好了,一二三,蔗糖成了大白菜价。而且王巨隐隐感到王安石以后必会插足,因此蔗糖还没有正式出来,他便将注意转向了市舶司。


不过有了赵顼的承诺,这两三年王安石暂时不能对蔗糖下手了。


过了这两三年,即便王安石下手,那时王巨早通过朱李等几家之手,将销路转移到了国外。


再过几年,白菜价就白菜价吧。


君臣二人又聊了一些。


张若水将李宏带来。


王巨看着李宏问:“你是陕西人?”


“算是陕西人。”


“怎么算是陕西人?”


“明公,草民乃是绥州人氏,现在绥州归属大宋,草民应当是陕西路人氏。”


但也不大好说,春天时,在绥靖派影响下,朝廷同意了用绥州交换土门一带被西夏侵占的领土,当然,这个最后也没有成功。


“你怎么知道偏架弩的技术?”


“启禀明公,草民以前乃是宥州的工匠,后来绥州归属大宋,草民从宥州逃了出来,然后朝廷又从矿上将我兄长赎回,于是草民感谢朝廷,便来京献了偏架弩技术。”


“你原来就叫这个名字?”


“草民以前叫李定,不过宥州那边还有一个亲人,草民以前乃是宥州的一个匠头,担心西夏报复,因此改了名字。”


谜团释开了。


赵顼在边上说道:“那好,以后你就叫李宏吧。”


“谢过陛下,”李定激动地说,这等于是皇上亲赐姓名了。


这里出现了一些偏差,李定的哥哥参战,被活捉后送到矿上做矿奴了,后来嵬名山投奔宋朝,朝廷陆续地出钱,或者用其他的一些方式,将绥州的战俘从各个矿上找出来,陆续释放,包括李定的哥哥。然后李定才下定决心,从宥州逃了出来,希望带着偏架弩技术谋取一个小小的富贵。


也就是若无种谔那封信,可能王巨就看不到神臂弩了,现在看到了,也比史上迟了大半年时光。


然而他献出偏架弩技术后,张若水将他功劳吞下去了,只给了一百两银子,但是他将家人也带来了,只好在城外寻找一条生活。幸好没有离开京城,不然张若水就找不到他了。


“张都知,将他安排到弓箭院,以作家相待吧。”


作家可不是写文章的那个作家,而是工匠的等级。宋朝官匠分成三种形式,一种是罪犯的无偿劳动,少数还有奴婢做女工。比如宋吉家人的女眷便是充作奴婢,在做无偿劳动。高级的便是官妓,那得出身好的女誊并且才貌都出众的女眷才能享受。二是军匠。就是用厢兵做匠。


三就是民匠,雇佣普通百姓做官匠。又分为长期官匠与临时官匠,长期官匠才是真正的官匠户,但他们又分成作家,作头,或者都作家,都作头,这是比较高级的官匠,或者是管理的头目。


另外还有甲头。相当于小作头,多见于盐场。


接下来的才是完全性的工匠,但又分为九等,每一等收入不一样,最后就是习学,非是学习,也就是学徒工。


作家就是最高级工匠,或者说也高级管理头目了,其收入也相当不错,不亚于一个县尉收入。


“谢过陛下。”李定哆嗦地说道。


在宋朝做普通工匠还不及西夏工匠待遇呢,但做了作家,最少能相当于一个后世二流网文作家的待遇。


赏赐有了。王巨这才说道:“你们来看。”


神臂弓就是出自这三人之手。


因此王巨打算对它进行改造。


实际现在这种神臂弓虽犀利,但太难以推广了,军中有多少人能拉开它?


所以在后来宋朝对神臂弓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造,一是更强,如克敌弓,可射三百六十步,每射铁马,应弦而倒,也就是说只要射到敌人或者与敌人座骑上。那怕敌人穿了重甲,马上就能将这名敌骑干倒。这是在韩世忠手上改造的。


二是更轻更快。如马黄弓,实际它出现时间在史上更早。神臂弓对臂力要求太高了,所以王巨将神臂弓拉满,赵顼无语,但以现在的臂力要求,即便王巨,也做不到连发三箭。


因此渐渐降低对射程与射力的要求,出现了马黄弓,神臂力才出来对拉力要求达到了二石多,后来麻黄弓对拉力渐渐降到二石以下,最后南宋时降到了一石二,只与普通强劲复合弓臂力相当了。因此克敌弓发一箭,马黄弓能发三箭。但对技术要求更高,因此杨存中在奏折里刻意提到四个字:制作精密。


三快轻要,力量也要,但这次似乎改造没有成功,相反的改造出一种更强大的怪物,神劲弓,普通神臂弓能发三箭,它只能发一箭。但这一箭很恶心人,是弹子箭头,也就是缩小版单人操作版的迷你床子弩。


王巨对神劲弓与克敌弓不大感兴趣。


可能元蒙很强大,这种观念对后人影响之至深,元蒙之所以强大,一是配合,二是骑兵,三就是快,灵活机动。


因此王巨对速度很看重。


比如他对新铠甲的改造,现在还是这种观念。


神臂弓之所以与其他弓弩不同,它有三条,一是制作更复杂精密,成本高。二就是这种复杂的弓弩式样的作用,在它上面出现了许多普通蹶张弩没有的构件,之所以如此,一是为了拉杆上弦,二就是为了增加其坚固。最后就是它奇怪的箭头。


王巨改造的就是这个箭头。


为什么标枪没有弓箭远,原因很多,主要就是弓箭更细长,神臂弓箭长度缩小,然而阻力更大,于是箭变得更细,不过那样箭就容易发飘,因此用了铁箭杆,而非是象以前那样是木箭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但这个箭还可以变得更细,也可以更快,王巨不求射程,那么就可以倚据这个原理,对整个神臂弓进行大幅度的改造,在不降低射程的情况下,拉力下降,射速提上去。


然而也不容易的,首先是箭支本身,重量不能再减少了,就是全部用铁做箭杆,重量也必须严格考究。而且箭头与箭杆的形状也要改造。这一改造,整个弓弩本身其他构件,也会随之变动。


但王巨用粗浅的话解释了原因,有了改造的方向,改造起来就容易了。


他讲了大半天,赵顼听明白了,道:“王卿,下降臂力?”


“陛下,若是改造得好,不仅是对臂力要求降低,会提高射速,并且威力不会下降多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