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水煮清王朝 > 第二百三一章 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三一章 打

  水煮清王朝

追书吧vip zhuishu8,最快更新水煮清王朝最新章节!


在许多人看来,一下子把安徽的官员调走那么多,有很大的可能是康熙在看到这场安徽官员与两淮盐商的对战之后,担心马德聚党,削减他马大巡抚的臂助。可是,马德却十分地清楚,这些被调走的官员,虽然表面上都是他的属下,可绝大多数都是有着自己的“思想”,不会轻易受人摆布的人。就比如说施世纶吧,再给马德一万个信心,他也没自信能让这位老兄老老实实地听自己的话;还有玉恒,虽然也有些交情,可是,这位前任的顺天府尹自从索额图玩完之后,就再也没跟过谁,只会真正忠于康熙;陆珑琪就不要说了,这可是大清官,而这年头只要是清官,就不必说别的了!


而除了这三个地位较高的,刘应夏倒是比较听话的那种,也有可能成为马德的忠心下属,可他却被调到了贵州;张楷和李鳞虽然也有跟他结党的可能性,可是,这两位一位被调去当江南道御使,一位当了江苏通政使,在江苏那个大腕云集的地方,还稍嫌不足,顶多,也就是为马德日后出任江南总督在江苏省打一下基础,可是若想搅风搅雨,那可还差着一截子呢。


而亲近的官员一下子被调走那么多,人们在怀疑康熙这是在削减马德臂助的同时,自然也有人想到了这是康熙在为马德日后升为江南总督铺路。不过,这些人在盯着马德一段时间之后就没什么兴趣了。因为在接下来的一年多的时间里,马德依然还是当着他的安徽巡抚,没有任何的变化。只是不少地方官员跟在他手下干活的力气更足了。因为,张楷、李鳞、刘应夏等人的例子已经充分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跟着马德升官快,而且升得高。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康熙四十二年。清代有一条规矩,地方官一般不得在地方上任期太久,以免盘踞而成势力,而这个任职的期限,一般为六年,也就是说,康熙四十二年的时候,距离马德在安徽的任期即将届满就只剩下一年了。就在这个时候,当大多数人还没有开始考虑如何应对马德即将调任或者升官的事情的时候,康熙终于下旨将马德任命为了江南总督。


而不等人们对此做出什么反应,康熙又颁布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在众人反应过来之前,完成了各项人事调整。


首先,四名上书房大臣没有什么变化,佟国维同时兼任兵部尚书,马齐则取代了他内务府总管一职,高士奇和张廷玉同列文渊阁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高士奇兼礼部尚书,张廷玉为吏部侍郎并掌南书房日常事务;除了这四大巨头之外,李光地原职不变,仍任直隶总督、吏部尚书兼大学士;户部尚书陈廷敬告老,康熙出人意料的没有任命朝中人,而是找了一个老臣吴佳谟,大大寒了一下户部侍郎陈锡嘉的心,不过,这还不算,康熙还重新任命了一位户部右侍郎尤明堂,使得陈锡嘉在户部的力量进一步缩水;除了这几项任命之外,阿灵阿被升为领侍卫内大臣并议政大臣之职,同时,恢复镶黄旗满洲都统职位;另外,刑部尚书依然是王渔洋,只是除了那个金玺之外,他身边又多了一个施世纶;工部尚书为王鸿绪;……完成册封朝鲜王储任务的揆叙被任命为了都察院右副都御使。


这些任命使得清廷内部又热闹了一阵子。不过,中央闹,地方上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波动,陈潢被任命为河道总督的事情被马德升任江南总督的消息盖下去了不少,并没有惹起太多人的注意。


而在这两年间,东北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


白晋不愧是个神甫,与后世的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家伙完全不一样。他大发“善心”,为费老头找来的,确实大部分都是难民。不过,在费老头面前,这些西洋来客依然被榨出了不少的剩余价值。


而这其中最有用的,莫过于一种栗色火yao了。


栗色,顾名思义,就是火yao的颜色不再是黑色,而是栗色。这种火yao是由那位化学老师特纳和费老头手下的几位工匠一起制成的。当时,费老头为了加大火炮的射程,要求他们一起研制一种燃速较慢的火yao。于是,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他们通过降低制造火yao所用木材的焙烧温度制成棕色木炭来代替黑色木炭,同时,又将火yao配方中的硫磺比例降低,然后,他们又用在费老头的诱导下利用连通管原理,制成的一种简易水压机将火yao压成高密度、单孔或多孔的藕形火yao饼,再经低温烘干,制成火yao。这种火yao,使得费老头制作大型长射程火炮的希望变成了现实。


而除了这些,在这康熙四十二年,费老头的对某些潜在敌人的阴谋也开始显效了。


首先是在朝鲜。


朝鲜国王李焞虽然请求清廷册封淑嫔之子为王储,可是,这回他的表章却并不像以往一样只是在清廷走了个过场,康熙也并没有如他所愿,而是指出“长幼有序,礼法不可废”,不同意他的请求,同时,不经过他的同意,直接下旨册封张禧嫔之子李昀为朝鲜王储,这使得朝鲜内部产生了一次不小的乱局。


而趁着朝鲜君臣都把注意力放在清廷以及王储身上的时候,费老头在朝鲜找了一些商人为代理人,大肆低价朝朝鲜的那些粮商倾销奉天粮食,同时,又以比平价高出一点儿价格收购朝鲜百姓的自产粮。如此一来,虽然表面上赔了,可是,他却正在一步步的蚕食着朝鲜的粮食市场,到时候,只要他一句话,朝鲜将全国饿肚子。


同样的阴谋也正在日本进行着。


不过,相比较起来,在日本进行的“投资”可就大的多了。


因为打日本主意的并不只是费老头一个。


费老头玩的是粮食,莫睛则是玩的纺织品和其它各种商品。在建立了自己的纺织厂之后,莫睛并没有急着向关内开拓市场,而是首先把目光定在了日本。而且,她一边倾销着各种毛纺织用品,一边还手拉晋商和费老头,大肆朝日本贩卖奢侈品和生活用品,同时在日本疯狂的搜刮各种贵金属,金、银、铜,一样都没少弄。


而她的这种举动,也同样的不是自己出面,也是在日本找了代理人,有几个还是一些特权商人,这些人在大阪都有着不低的地位。而此时日本的情形,也大大有利于莫睛他们的这些动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