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西北之王 > 第八十八章 人才的碰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十八章 人才的碰撞

  西北之王

追书吧vip zhuishu8,最快更新西北之王最新章节!


原本只不过是走走形式主义的接见会谈,因为多了楚宣和曾凌两位来自关内的精英人物,不知不觉变成了气氛祥和融洽的恳谈交流会


一直就在为身边缺少得力人才而苦不堪言的唐大帅,今儿个好不容易撞上两个难得一见的军政人才,简直就跟饿狼逮着了小羊羔似的,咬住了绝对不会松口  以唐朝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欧洲战争的走向、国内时局的动『荡』作出的精辟分析,精确推断,大胆预言,毫无意外地把像楚宣、曾凌这样的高端人才侃得晕头转向,『迷』得神魂颠倒,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在跟来自兰州和西安的几位大商巨富谈及民航客运公司的创办事宜的时候,兰州大户沈培伦的长子沈文博、小女儿沈文静,西安富商张守功的三公子张逸,这三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年轻人,无一例外的都成了唐大帅最热忠的粉丝


这次的盛会,所有被邀而来的嘉宾,举凡是家里有比较出众的后辈子女,都被他们的父亲带出来见世面,目的就是为了希望能让唐大帅提携关照他们的子弟


对此,唐朝当然不会拒绝[]西北之王88


世家子弟当中纨绔少爷和千金娇小姐的确不少,但他们同时也是这个时代受过最好教育的知识青年只需给他们一个好的环境和平台,循序加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重确立人生观和世界观,假以时日,这些人很有可能都成为这个时代的精英骄子


杨绍周、郑裕德等人老早就在琢磨着如何找个合适的机会,把他们各自家的孩子介绍给唐大帅如果能有幸被唐大帅看中,那可是天大的造化只可惜唐大帅一直都是个大忙人,经常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今儿个终于逮着大好良机,所以这帮精明的家伙自然不会轻易错过


这么一来,唐朝可就大有收获了


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长久以来一直都是旧中国封建氏族家族奉为金科玉律的“人才培育”指导方针可以说这个时代的社会精英,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出自这些官宦、富绅、商贾、买办等上流社会家庭


在没法等待十年树人结出的丰收硕果之前,要想挖掘人才,就得去这个圈子里撒大网


随着话题越聊越投机渐渐地,像杨增、杨绍周、曾世成等年纪大了的长辈级人物,纷纷离场把时间和空间让给他们这些充满了蓬勃朝气的年轻人


跟楚宣交谈,无疑是唐朝最感舒服,也最感愉快的


而楚宣对也唐朝这位重视教育的开明军阀也有着由衷的好感特别是当众人将话题聊到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的时候,从这帮“土豪富绅”子弟的嘴里说出来的一些事实,可把唐朝深深地震惊了


“大帅,共和是不是真的适合当前的中国,我现在已经感到非常的『迷』惘”楚宣坐在唐朝的对面,脸『色』显得很沉重“可有一点,我对废除科举这一条,极力反对孙逸仙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后,我在江浙一带的农村藏了一段时间在这期间我走访调查过一些县城用大帅的话来讲,其实中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大量的知识分子”


“楚先生,此话怎讲?”唐朝眼显『惑』然之『色』,心里禁不住嘀咕着,旧中国怎么可能存在大量的知识分子?


“我曾经在一个非偏远,教育相当落后的县城作过详细调查非常难以置信在那等偏远的县城,居然有三百多个秀才”楚宣目睹在场所有人都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郑重地强调说道:“没错,就是三百多个我没说错,你们也没听错按秀才的文化水平,相当于现在的中学教育,只不过他们学的主要是儒家文化,道德文章对数学、物理、化学和自然常识这类学科不是很了解后来我又去了另外的几个县城,无一例外那里的秀才儒生多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清朝末年,国人的识字率最起码过了百分之二十”


“我靠这不可能”唐朝没形没象地暴出一个粗口,楚宣的这个论调太匪夷所思了


唐朝清楚的记得自己在九十年代末期在湖南一个相对富裕的县城读高中的时候,那时候全县只有三所高中,在校高中生也不过一千多人,这还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成果如果往上逆推二十年,退到七十年代末期,那时候全县的在校高中生能否有三百人,绝对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在唐朝的印象里,旧中国,目不识丁的文盲占了整个社会人口的九成以上可如果按楚宣的观点,唐朝肯定得推翻自己的认知,毕竟自己所知道的来自于史料记,而楚宣则是活生生地存在于这个时代的精英知识分子


二者之间真要选择其一的话,唐朝愿意相信楚宣


按楚宣的论点来分析,唐朝惊人的发现,在孙大炮搞暴力革命推翻科举制度之前,中国的城乡存在着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尽管主要教育一些儒家学识、道德文章、算盘什么的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这种体系下国人的识字率还是蛮高的


这要是好好把这些资源加以利用,我靠老子的教育改革绝对能取得惊人的成效


这些旧知识分子,绝对个顶个都是最好的国文启蒙老师到时候再辅以汉语拼音和《华字典》,很有可能让文盲从中华.大地上从此绝种[]西北之王88


就拿疆现在推行的行政机构改革来说,县以下的行政机构,主要依靠乡绅来维持,从某种程上而言,相当于是乡民自治如果楚宣的调查结果属实,让掌权的乡绅,配合那些旧知识分子,带领广大农民走勤劳致富的发家之路确保中国农村的统治秩序不会被破坏,这样的话,将来断然不可能出现农村包围城市那等可怕局面


当前中国是大的问题,就是农村问题老子从现在开始就彻底根治这个问题,加农村城镇化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三大难题,到时候再把“社保”和“低保”两大神器发挥出来,老子到要看看,有什么人可以在老子的地盘有本事煽动农民起来造反搞暴动


嘎嘎嘎想到得意之处,唐朝的脸上禁不住浮显一种让人难以琢磨的邪笑


“楚先生,能不能拜托你把你在江浙搞过的那个调查,在疆也调查一遍?”唐朝收起笑容,显得相当郑重地望着楚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地制宜,是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最好办法一旦我们能有充足的事实数据来证明你刚才提出的观点,我会动用我全部的势力来加我所负责的地盘里教育体制的改良科举虽然废了,但咱们可以另立名目,我们可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公务员招考制度”


“公务员?大帅,您说这个公务员是干什么的啊?怎么以前从没听人说起过呢?”张逸不是很理解地问道


从在场众年轻男女脸上的表情就可看出大多数人都有着与张逸同样的疑问,只不是被张逸这小子抢先提出而已


“公务员,顾名思义,公是公家,务是职务,员是成员”『性』格有点泼辣的沈文静人不符其名一点也不文静,冲着张逸给了个你很白痴的白眼,语快得眼轻机枪似的,“公务员就是为官府做事的职员大帅,我这么理解,应该没错?”


说完后,沈文静眼里满是期待之『色』地望向与她一桌之隔的唐大帅


“非常正确”唐朝给了对面这个漂亮的女孩一个赞赏的笑容,“公务员就是以前专门负责给官员办事的大小吏吏做好了可以当官,同样公务员做得尽职尽责,同样可以升迁为主政一方的官员”


“大帅英明”楚宣激动地站起来冲着唐朝深深鞠了一躬,“您这是给苦苦挣扎在县镇乡村社会最低层的所有读书人点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楚先生,省『政府』教育部部长之职一直虚位以待,不知先生可否屈就,你我一起携手探索出一条最适合我们国情的教育体系和制度?”唐朝不失时机的非常诚恳地向楚宣抛出橄榄枝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