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三国第一强兵 > 八三一章 花开两朵
字体:      护眼 关灯

八三一章 花开两朵

  三国第一强兵

追书吧vip zhuishu8,最快更新三国第一强兵最新章节!


“那可不好说。”也不知是不是受了田丰太多影响,诸葛亮现在隐隐有以诤臣自居的倾向,专门在王羽的兴头上泼冷水,“您现在有心栽下的两朵花都开了,开得还挺茂盛的,可您无心插下的柳,就很难说了……”


这段时间王羽关注中原更多一些,但是,北疆的风云激变,其实不比中原差多少。


汉军在弹汗山下筑城这种大事,不可能不倍受关注,消息象长了翅膀一样,霎时间飞遍了大半个草原。


鲜卑人的反应最大。


虽然弹汗山也是他们从大汉手里抢的,但胡人的作风就是,他们抢别人的天经地义,别人抢他们的就成了仗势欺人了。


弹汗山是鲜卑大单于檀石槐指定的王帐所在,是鲜卑人的圣地,现在汉军在弹汗山下筑城,准备长久霸占此地,如果让他们成功了,所有鲜卑人都会生活在耻辱之中,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慕容锋适时提出了罢斗,再次团结起来,夺回圣地,他的提议得到了所有鲜卑部落的支持和响应。胡酋们倒不会拘泥于荣誉什么的,他们只是察觉到了,汉军此举或有某种重大意义,对他们相当不利的那种。


此外,汉军驱使着筑城的工匠,主要就是在幽州大战中的俘虏。攻打筑城的汉军,不但能解除接踵而来的重大威胁,而且还能解救族人,正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魁头明知慕容锋拉拢人心,继续削弱自己的心意,但也没办法违逆众议。只能打落了牙齿往肚子里咽,咬着牙同意了慕容锋的提议。时隔半年多,鲜卑再次拨乱反正。兴兵而起。


当然,这一次鲜卑大军的规模就比之前差得多了。


经过了幽州惨败和之后的内讧,鲜卑部众已经散得七七八八了。骂汉军的胡酋多得是,但到了较真章的时候,那些骂王羽时,嗓门最大的家伙们,一个个都不见了踪影。


最后,只有慕容、拓跋两部,加上魁头的王帐。以及居住地距离汉境比较近的一些部落,响应了召集令,但老老少少加起来也不过七八万人,能上马作战者不过三、四分之一,回想一年之前起兵时的光景,当真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没办法,剩下的人都被王羽打怕了,十多万铁骑都打不过两万汉军。现在再去,不是送死是什么?反正汉军是在弹汗山筑城,离自家的地盘还很远,就算有什么不妥。也是那些占了好地方的家伙先倒霉。


要不是西部鲜卑的燕荔阳、置鞬落罗闻讯从燕然山赶过来,这场会盟还真就成笑话了。


只不过对燕荔阳、置鞬落罗的到来,魁头等人也谈不上有多高兴。燕然山离得那么远,算算时间。这俩家伙哪是知道弹汗山被夺,来打汉军的?分明是听说中东两部鲜卑损失惨重。跑来争夺大单于之位的!


但没办法,形势比人强,燕荔阳、置鞬落罗两人有备而来,足足带了六万精骑,部众无数。就算魁头想拒绝,也不会有人在意他,草原人素来是以强者为尊的。


慕容锋和拓跋邻都是聪明人,看到燕荔阳、置鞬落罗这架势,不用人教,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当即提出倡议,推举置鞬落罗为主帅,燕荔阳为副帅,指挥这场鲜卑的复仇之战。


置、燕两个当然不会推拒,他们就是为这个来的。


强抢魁头的位置或许还会引起些猜疑和不满,但魁头无能,圣山都被人夺了,却毫无办法,自己做为和连大王的亲家,接管汗位,替所有鲜卑人出头,不是顺理成章吗?


于是,在汉军的强力压迫之下,鲜卑人完成了檀石槐之后,空前规模的合流,近十万胡骑如摧城黑云般,压向了已被王羽更名为大青山的故鲜卑圣地。


在城堡还未完工的节骨眼上,单凭公孙瓒的数千幽州军可挡不住鲜卑人空前规模的反扑,王羽自然不会坐视不顾,当即集结了所有骑兵部队,再加上关平、胡才的六千步卒,出关增援,在大青山下拉开了阵势。


此刻战事正处于胶着状态,这一次鲜卑人学聪明了,尽管面对的不是青州军主力部队,但还是没有贸贸然的摆出围攻的架势,而是分兵多处,从各个方向不间断的发动试探性进攻,或者进行骚扰。


经历过幽州大战的险死还生,公孙瓒在锐气不失之余,更多了几分稳重。每过一天,城堡就离成功更近一步,鲜卑人都不急,他能有什么可急的?


今时不同于往日。从前做为大汉边军,公孙瓒和他的弟兄们过的是缺食少饷的日子,打仗必须得速战速决,战事延绵久了,大军就有断炊的危险,故而他打仗的风格就是猛打硬冲,宁可多付出点牺牲,也不想让弟兄们窝囊的饿死。


当年之所以被袁绍一勾引,就中计南下,吓得韩馥引狼入室,便宜了袁绍,也是公孙瓒穷的太久,被人拿住了要害,而非他真的无谋。


但现在他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反正后面有青州源源不断的供应,箭矢射不完,粮草吃不尽,他当然没必要冒险,只要见招拆招,稳扎稳打就可以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