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三国第一强兵 > 三五四章 宜在速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三五四章 宜在速决

  三国第一强兵

追书吧vip zhuishu8,最快更新三国第一强兵最新章节!


残阳如血,火红的云彩仿佛火焰一般,将天空烧得通红。


低沉的号角声在军营内回荡,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起,营外的临时校场上,一队队衣甲鲜明的士卒正收起旗鼓,排着整齐的队列,井然有序的返回军营。


除了急行军的时候,即便是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操练也不能耽搁,有些时候,遇到这种情况,操练的量和时间还要有所增加。


不间断,且一丝不苟的操练,正是青州练就精锐的根本原因。


当然,每日操练的代价也是很大的。


倒不是时间点不对,就和运动员正式比赛前也要热身一样,即便是战前,适当的操练也有助于保持状态。何况,正式决战的时间尚无法预期,这么早就取消例行的操演,能不能节省体力还是两说,但肯定会增加将士们的心理负担,加剧紧张情绪,反而得不偿失。


制约频繁操练的主要因素,是各种战略物资的耗费。


首先是粮食,活动量增加,人体的消耗就增加。通常来说,出营操练,就相当于战时,要给士兵发至少双份的口粮。如果士兵没有吃饱,军官还要高喊口号,狠狠操练他们,就等着背后中冷箭吧。


若要一直保持高昂的斗志,操练最好还要打赏,不仅要给士兵,还要给各级军官。如果表现优异没有得到赏赐,下次操练的意外事故就会显著增多,就是表现一般也要适当给一些,不然意外还是会增多。


jūn_duì的荣誉感若高到一定程度,打赏或可以减免,但粮食是无论如何也必须保证的。光是五谷杂粮还有所不足,时不时的还得有荤腥。单是这一项的消耗,就足以令诸侯们望而生畏了。


最后一点,操练必然还会导致战备物资消耗,弓弩箭矢不必说,肯定还会报损盔甲、武器,都需要拨款修理,哪怕是当靶子的稻草人也需要消耗钱或人工。什么物资,也不可能凭空变出来,总是要花费一定代价的。


所以。一支jūn_duì精锐与否,从其操练频率中,就能得出结论;操练频率则取决于后勤供应给力与否。


不然怎么说,打仗就是拼经济呢?


想练出一支精兵,光靠激励士气是不够的。精神力量发挥致胜作用这种事,偶尔灵光一现是可以的,但不可能成为常态。物质条件跟不上,就训练出一支精兵这种事,基本上只存在于传说或小说之中。


想要练出一支精兵,最关键的还是经济实力。


汉朝的武功,在汉武时代达到了巅峰。究其根本,就在文景之治的积累。有了这样的积累,刘彻才有资本厚积薄发,简拔卫霍。训练出了一支天下无敌的精兵,进而追亡逐北,横扫大漠,打下了大汉王朝的赫赫武功。没有这些。他拿什么在上林苑练兵?何谈将来?


正因练精兵的高昂代价,所以王羽才不得不压缩青州的jūn_duì规模。实际上。要不是之前他在洛阳大肆搜刮各路诸侯,单凭泰山王家和亲族的积蓄,以及青州的产出,现有的两万兵,他都维持不住。不然,当初王匡也不会砸锅卖铁,却只招揽到五百强弩了。


养兵练兵,本就是要用金山银海去砸的。


青州的文官们为此叫苦连天,私下里还不得不庆幸,主公总算还保持了理智,没有穷兵黩武。直到秋收,才算是松了口气,但那也是暂时的,因为战争还在持续,咬紧牙关也得挺着。


当然,该做的提示,还是要做的。


“……今年的秋粮入库,已经基本完成,主持此事的是国子尼和王叔治,除去开战至今的消耗和缴获,库中存粮共一百四十二万斛有余……”


王羽摸着下巴,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内政总管,模棱两可的回答道:“还……不错?”


扣去了百姓自留的部分,能收上来一百多万斛粮食,与冀州、兖州这样的大州郡当然没法比,但对屡经战乱,残破不堪的青州来说,应该算是挺理想了。


不过,田丰的表情却很严肃,让王羽高兴不起来。


“截至目前,还算不错。”田丰不受袁绍待见,就是因为他说话的风格,太直截了当,很少考虑到主上的心情,顾全主上的面子。到了青州,在王羽的纵容或者说欣赏下,他的这个特点更有了发扬光大的趋势。


“若仗就打到这里,那形势的确很好。来年只要不遭遇大的天灾,库中的存粮,就足够青州军民整年之用了。就算有些波折,些许不足,渐入佳境的盐政和各式商贸也足以弥补。进入主公您所说的良性循环,已是必然,不过……”


听得田丰话锋一转,王羽也是拍了拍额头,他就知道,田丰不是来歌功颂德的。


“是不是仗再打下去,就有可能入不敷出了?”


“主公英明。”田丰的赞颂从礼节上来说,一点瑕疵都没有,但若说其中有多少尊敬的意味,就谈不上了。


“若丰计算无误,秋粮,加上几场大战的缴获,特别是茌平之战中的缴获,我军的总进项应该超过了二百四十万!也就是说,连月以来,单是粮草,我军的消耗就已经接近百万之数了!”田丰的神色愈发严肃起来。


“兵甲上的耗费倒还好,除了纸甲之外,缴获与消耗基本持平。不过,上万具纸甲和海贸的准备,已经将糜家开展的盐政、纸品贸易产生的诸多收益消弭一空。如今幽州自顾不暇,若与辽东的海贸不能及时开展,来年的用度恐怕会非常紧张。”


田丰直接把一大串数字列举了出来,很形象的说明了目前形势的严峻。


“这样啊……”王羽开始头疼了。


他是特种兵,不是会计师,对数字没什么敏感度,对内政的细节,更是完全没有心得。当然。田丰说话虽不太好听,但反过来,他的话也很靠谱,绝对不会有危言耸听或者欺上瞒下之类的勾当,他说后勤压力大,那就是真的很大。


打仗,真是赔本买卖啊!王羽在心中感慨着,这还是打的都是胜仗呢,若是败上那么一场两场的。抚恤加上重整旗鼓的耗费,青州这点底子还不一下全都折进去啊?


王羽很纳闷的问道:“奇怪了,耗费怎么会这么大呢?”


“兵法有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田丰引经据典,应答如流:“主公施行仁政,除了战场上的缴获之外,未动民间一夫一粟,粮草周转,皆由青州运载而来。数万大军在外,耗费焉能不大?”


他摊摊手,道:“之前射声、羽林两军未出,河北治军用谷尚每月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三斛。盐、牲畜、茭藁另计,皆居高不下。眼下青州之兵尽在河北,又要供应幽州两万之众,还有在茌平之战中俘虏的两万多兖州兵。耗费自然极大。”


“本将以德服人,难道还错了不成?”王羽郁闷了。


公孙瓒很穷。也是个讲究因粮于敌的主儿,他若不供应粮草,田楷就只能自行筹备。筹备的方法么,无非在民间搜刮,这是诸侯们默认的惯例,从春秋时代延续至今,倒也怪不得田楷残暴。


王羽是个讲究人,对自家百姓当然下不去手,尽管清河等郡国,不久前还是袁绍的地盘,算是敌境,可毕竟也是华夏的子民,实在无法搞因粮于敌那一套。不但自己下不去手,而且他还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盟友乱来,所以,也只能多出一份钱粮给田楷了。


这样一来,他的悲悯执行倒是成全了,可损耗却大了,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为了面子,丢了里子了。


他当然不会为此而后悔,象历史上的董卓强行迁都,曹操屠城、坑降卒那样的事,他说什么也做不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