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天下首富 > 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天下首富

追书吧vip zhuishu8,最快更新天下首富最新章节!


俄国在厄斯克门和阿勒德卡两个地区的囤兵数量已经达到23万人,分别由北部集团军司令扎鲁巴耶夫和南部集团军司令比尔德格林指挥。


沙俄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和表面上的嚣张跋扈,外交上的咄咄逼人不同,国内媒体宣传的热血沸腾,扬言不惜流血要捍卫国家利益,要占领远东和疆省不同,他们在军事准备上其实是不足的。


虽然在1900年6月和9月,沙俄连续进行了两次军事征兵动员,在国内增加44万陆军,并从欧洲战线和巴尔干地区抽调了多批主力部队进入厄斯克门组建北部集团军,可在军事装备和物资的配属上,完全是一团混乱,拖沓的厉害。


疆省都已经进入冬天,北部集团军和南部集团军还在申请冬装,临时组建的南部集团军更有近一半的jūn_duì还处于有枪无子弹的状态。


根据国家情报总局的统计,即便是主力的北部集团军,表面上拥有3个军和多个读力团,总计12.7万人,实际重装备至今还没有从欧洲运过来,目前仅有134门75mm口径的榴弹炮。


在火炮力量上,所谓的俄国主力还不如法俄一起扶持的叶尔羌汗国读力军,叶尔羌汗国的火炮虽然较为老旧,总数却扎扎实实的超过300门。


情报证明一切,俄国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目前只是想用所谓的强势陆军力量来恫吓中国,他们也不相信中国真的敢打。


至少尼古拉二世个人坚信,在巨大数量和强大实力的沙俄陆军面前,“清政斧”那总数不过几十万的陆军根本不堪一击,而且也没有胆量和沙俄帝国开战。


在杨宗砺发电报和胡楚元询问西北战线的情况时,胡楚元正在和陆广荃、李开邺就此事秘密商量着。


胡楚元的意见很清楚,现在就彻底逼迫沙俄爆发所有战争潜力是愚蠢的,但完全可以在沙俄准备好之前,速战速决,先行击溃所谓的叶尔羌汗国。


1900年11月7曰,晚。


胡楚元签署的反击战授权令下达给李开邺,自此,西北战线的军事指挥权将正式由李开邺掌握,就地指挥隶属西北战线的各师。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毫无疑问,李开邺就是胡楚元精挑细选,最终给予完全信任的那个良将。


胡楚元甚至认为,如果新中国要授予的第一个陆军上将……十之八九就会是李开邺,因为这个人太厉害。


……大漠呼啸,黄沙和白雪在冷冽刺骨的寒风中翻飞着,扑打着,像黄白色的巨浪一般席卷而去。


李开邺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识到如此残酷的天地。


他已经接到了胡楚元和陆军总参谋部的授权,现在,他成了西北战线的总指挥,麾下聚集着中国最为精锐的湖广兵团,以及陕甘宁兵团和疆省兵团。


由于国内预备役兵力远远不足,在胡楚元的特批下,他从3月就开始大规模的直接从湖南、湖北两省抽调新兵在鄯善、酒泉、兰州三地进行集训,将湖广兵团的八个师全部扩张到每个师三万人的战时规模。


陕甘宁兵团的军官储备量肯定不能和国内最精锐的湖广兵团抗衡,目前只是增加到4个师,暂时扩编到整编师的规模,总计8.2万人。


疆省兵团暂时只有一个师的编制,却有四万多人,主要是本地兵源,保卫本土的意识很强烈,而且几乎都是自己带马参军。


不过,疆省兵团的基层军官数量严重不足,实际战力和军事执行能力并不是很强,在李开邺的心中,这只是二线部队。


随着他在西北展现的兵力秘密扩张到37万人,加上湖广、江淮、青徐、直隶四大兵团的新兵营都在扩张,国内枪械的库存数量已经见底,各地的兵工厂都在紧急生产新江南步枪,莱芜兵工厂和福州兵工厂则在生产勃朗宁步枪。


幸好,7.62mm口径的尖头弹库存数量是非常充足的。


美国方面的奥克兰兵工厂、柯尔特兵工厂都在加紧生产新式的勃朗宁步枪,其他多家枪械制造厂……包括美国春田兵工厂也都得到了新江南m1894型步枪的生产授权,正在大规模的生产步枪和子弹,供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古晋、北越海防、菲律宾三地的兵工厂同样在加快生产。


纯粹比拼生产力,李开邺还是很有信心的。


虽然指挥部已经有六辆姓能可靠的军用越野车,李开邺还是习惯骑马,在大风雪中,他就骑着一匹用柏布马血统改良的河曲马,黑毛白蹄,俗称踏雪。


他喜欢这个名字。


这样的战马在国内的数量还不多,陕甘宁兵团主要是用河曲马、蒙古马,疆省兵团主要是用焉耆马,不足的地方才用蒙古马补充。


李开邺倒觉得无所谓,蒙古马也有蒙古马的好处,特别是在这么恶劣的环境里。


大雪卷着风沙,他带着警卫连的数十名骑兵,一路冒着风雪前往托克逊县,在托克逊县最南端,天山脚下的那片大戈壁滩中,正隐藏着新组建的湖广兵团第三十三师和第三十五师。


这两个师的建制规模相对较小,都不足两万人,却都是从湖广兵团抽调的精兵,又从长沙、武昌、南昌三所陆军学院抽调数百名湖广籍青年士官进入补充。


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培养中国第一支新式机械化兵团。


离着兵营还有数里远,李开邺就已经看到了数十辆装甲车在沙漠里驰聘着,后面有数百名士兵尾随作战。


由于现役的装甲车数量还太少,为了培养足够数量的驾驶艹作人员,每一辆装甲车都要承担四个小组的实习演练,服役之后,这些装甲车几乎就没有停止过运转。


勒住马,李开邺用望远镜远远的观望着,一眼看过去,三十多辆装甲车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型号分成三组,近两个营的步兵纵队跟随在后面。


领先在前的那辆白色装甲车是第三十三师师长孙道元的座驾,他自己就是车长和观望员,也在用望远镜观望着周边地形和装甲部队的阵型。


机械兵团的大规模作战是一个正在解决中的大议题,涉及到人员素质、战术规划、后勤补给维修等各个方面,陆军总参谋院虽然已经给出了一套系统的解答,但还是只是停在纸面上,需要通过大规模的实践检验。


李开邺对此也没有确切的答案,很多时候,他都会一个人默默地在脑海中进行推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