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恶汉 > 第三零四章 开始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零四章 开始吧

  恶汉

追书吧vip zhuishu8,最快更新恶汉最新章节!


第三零四章 开始吧


三月的临洮草草青青。


董俷的迁徙大计说起来很简单,不过要做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包括迁徙的路线,时间,已经如何动员两郡百姓随行。


这都是很复杂的事情。


至于安置的问题,倒不是很困难。


张掖三郡早先的屯田流民随着卢植等人向西域的开发,给这次迁徙留有足够的空间和余地。只有粮草,更不在话下。按照贾诩的说法,张掖三郡自中平年间开始屯田,囤积了大量的粮草,足够这几十万人两年的口粮,所以这个问题随之忽略。


最大的问题在于,古人的恋乡土情节极为严重。


想要劝动他们举族迁移,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有时候甚至要动用武力才行。


临洮百姓倒是好办一些。


毕竟他们曾经参与了和马腾的交锋,一旦董俷撤离,他们也担心面临马腾的报复。


而且,阎温郭永这时候做了大量的工作,把个张掖形容的天花乱坠。


说起来,张掖和陇西,都是凉州的治下,生活习惯什么的也没什么区别,还能接受。


最重要的是,董俷许诺,抵达西域之后,他们将会获得两倍乃至三倍的土地。


不管是自愿也好,也不管里面有胁迫的因素也罢。临洮人在大战止息后不久,就开始携家带口,开始向张掖的长途跋涉。老老少少,一天能行走个二三十里就算好的。不过马腾初败,无暇顾及这些,所以董俷的时间,还算是非常的充裕,足够了!


若说董俷最擅长什么?


大局观,他不算是太强,即便是读了很多兵书,也是一样。


识人之明,他也不算太厉害。所招揽的人物,大都是在演义中出现过的牛人。


想一想,似乎除了搏杀阵前之外,董俷并没有什么优点。但蔡邕觉得,董俷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于,他能够放手,能够毫无保留的去信任一个人,让别人为他卖命。


甩手掌柜的活计,董俷做的非常到位。


大方向定下来以后,他就撒手不管,任凭贾诩李儒等人操办,董俷连问都不问。


该干什么干什么,有些事情,可不是他能够处理。


既然自己处理不好那些事,索性就让那些善于处理的人去操心,才是真正的道理。


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贾诩等人才愿意为他效力吧。


移民事情繁多,要一个城镇一个城镇的去解决。


好在郭永阎温都是处理这种小事的高手,而董家在陇西的声誉,则决定了大部分陇西人,选择跟随董俷。再加上诸葛瑾张松这些人从中协助,事情进行的还算顺利。


当然,这里面少不得一些血腥。


一些陇西的大户,并不愿意这么随着董俷走。


李儒听到这消息之后,森然一笑,“既然不愿意走,那就别走了,永远的留在陇西吧。”


说完这些,他立刻找来了王买。


没多久,那些大户就会遇到莫名其妙的事情,不是全家中毒,就是满门暴死。


李儒则顺利的接受了那些大户人家的私兵和财产,一车车的向武威方向运送过去。


董俷在干什么?


整日的抱着董朔,带着小文姬和董冀,牵着狗,骑着马,在敕勒川牧场游荡。


他会讲一些很有趣的故事,把他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告诉自己的孩子,包括大姐的故事。


心情好的时候,还会把后世一些乡间神话故事说一些。


比如孙悟空大闹天宫啊,比如猪八戒背媳妇啊,火焰山之类的后世传说,加上他自己的一些编辑,听得董冀和小文姬哈哈大笑,有时候还会把老夫人等人也吸引过来。


不过,更多的时候,董俷会和黄忠呆在一起。


二人讨论武艺,说到兴起的时候,董俷还会和黄忠较量一番。


论武艺招式力气,黄忠略逊一筹。但是黄忠能最精妙的运用力的巧妙,往往是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消耗董俷的力气。如果董俷不使用运气之法,就不是黄忠的对手。


二人一起切磋,彼此都大有收获。


董俷更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了那以意使力的奥妙之处。


只是那感觉并不是很清晰,往往灵光一闪之后,就捕捉不到。可即便如此,董俷还是觉得受益匪浅。只要能完全掌握其中的奥妙,他就可以真真正正的做到举轻若重。


一柄木锤,使出万钧之力。


这听上去有点类似于四两拨千斤的到了,绵绵悠长,不绝不断,若流水一般,抽刀断水水更流,顺势而为。


在这方面,黄忠和华佗,都是行家。


于是在董俷达到了瓶颈的状态之后,二人把一部蔡邕编纂,并加注标点符号的道德经,扔给了董俷。


洋洋五千字,端的是道尽了天地间的玄妙。


******


陇西大迁徙,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根据诸葛瑾的统计,陇西十一县共二十七万人口,全部动员完毕,向张掖迁移。


其中,又有十九家陇西豪族被灭,包括平阳李氏,襄武杨氏,安故耿氏,三支最大的豪族,被彻底消灭,从此断绝血脉。一边是美好的前景,一边是血淋淋的屠刀。


自古历史就是由胜利者书写,至于将来后人们怎么评价这次迁徙,董俷不予考虑。


而贾诩等人,对这种行为也没有任何疑义。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是天道。屠刀在我手中,我怎么说,你们就应该怎么做。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说,陇西的迁徙还算是温和的话,那么金城郡的迁徙,就充满了血腥。


董俷对金城没有什么好感,他们先是害死了大姐,后来有跟随张邈祸害了陇西。


所以,对于金城,董俷只有一个政策:服从者活,不服者杀!


整个金城郡,十三个县城,可说是血流成河。从湟中一直到榆中,共有十三万人背井离乡。董俷亲自主持,凡不听从劝说的人,皆以从逆处置,就一个字:杀!


董西平的屠刀,可不仅仅是对待异族。


凡是我的敌人,我都不会留情……


董俷向天下人发出了这样的一个信号,赤裸裸的杀戮,殷红的鲜血,令凉州震动。


一个月的时间里,数万人死在屠刀之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