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吧
追书吧 > 恶汉 > 第二七二章 喜事连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七二章 喜事连连

  恶汉

追书吧vip zhuishu8,最快更新恶汉最新章节!


第二七二章 喜事连连


韩遂被他亲手杀死了!


可是董俷并不觉得很开心,反而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对所有事情都失去了兴趣。


鲜卑人?就交给吕布吧。


他不是号称和鲜卑人有仇吗?那么外人加进去,可不是什么好事。


治理朔方,安置氐人、羯人?


貌似这是朔方太守徐晃的事情吧。做人要学会放权,徐晃那么兴奋,自己冒然插手进去,会打消了徐晃的积极性,未免有些不美。还是让徐晃把这件事承担起来。


流民安置?屯田?


我要是知道怎么屯田,早就过去帮忙了。


算了,让羊衜过去帮忙吧。堂堂七世两千石卿校出身的大公子,总不成天天让他做书童,对不对?


反正羊衜的老子对屯田很有一套,有什么不懂的,就让羊衜写信问他老子好了。


至于追击南匈奴残部的事情嘛……


格老子的,我手边只有四百多人的巨魔士和七百人的背嵬军,难道让我带着一千多人去攻击七八万人吗?这种高难度的事情,我没兴趣。不是有张郃庞德在嘛,选锋军经过两个月修整,已经凑足两万精锐,想必收拾那些残部不会有什么问题。


要知道,这两万人当中,大部分都是经过战阵的老兵,和新兵蛋子的战斗力,可是截然不同。有选锋军追击,再加上陈到的堵截,足以在稽落山口全歼南匈奴部。


至于呼厨泉,暂时无需考虑。


在漠北的呼厨泉目前不可能产生威胁,因为和连在吕布的牵制下,不可能给他帮助。


董俷仔仔细细的梳理了一遍,觉得留在朔方,已经没什么用处。


还是回安定吧,加紧时间将安定、北地、石城三郡的屯田军调拨至朔方境内。七八万屯田军,对朔方而言算不了什么,可至少能解决胡汉的人口比例失调,徐晃可以趁此机会继续训练精兵,缓解他目前治理朔方郡所带来的压力。恩,就这么决定。


想想时间,从八月出兵到现在,一转眼已经小半年的时间。


董俷无心继续留在朔方,于是召集了众将,在安排了选锋军追击南匈奴军的事宜之后,董俷把张郃庞德单独找过来,将张掖军的情况告知了两人。


没办法,万一选锋军和张掖军相遇,彼此不明情况,互相残杀那才是笑话呢。


而且对于庞德张郃二人,董俷给予了充分的信任。由于徐晃在担任朔方太守之后,董俷有任命他为度辽将军。徐晃原本担任的匈奴中郎将一职,则有庞德担任。


张郃任北中郎将,苏则担任选锋军军师,班咫随选锋军出征,任护军校尉。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董俷则带着典韦等人,回转临泾。


春暖花开,初平三年的春天,格外美丽。从朔方一路南下,董俷在二月中回到了临泾的家中。


到了临泾之后,董俷并没有马上回家。


他先来到了就坐落在大都护府旁边的弘农王府邸,拜见弘农王刘辨和太后何氏。


辨的气色看上去很不错,董俷到来的时候,他正在和夏侯兰一起练武。


算算年纪,辨已经十三四岁了,近七尺的身高,看上去已经有了成年人才具有的风范。


他在演武场中,胯下一匹白龙马,掌中枪,和夏侯兰打在一起。


那夏侯兰不愧是吕布所看中的人物,枪法精妙至极,大枪一抖,梨花万朵,寒光闪闪。


刘辨的武艺和夏侯兰相比,显然不是在一个等级上。


当然,夏侯兰也不可能和他真打,枪出留有三分余地,但依旧显示出不俗的威力。


可以看得出,这夏侯兰的枪法是下过一番苦功的。


刘辨虽然不是夏侯兰的对手,可是却表现的很沉稳。大枪翻飞,虽处于下风,但却没有露出败相。二人你来我往,两匹白龙马错蹬盘旋,在外行人看来,却是热闹。


在演武场门口,小黄门杨谦恭敬的站立。


看到董俷来,他连忙过去行李,惊喜的说:“武功侯,您这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武功侯?


董俷一怔,“我什么时候成了武功侯?”


这爵位,到了县侯一级,一般就很难再有升迁了。


所不同的就是封邑土地的大小,人口的多少而已。轵县,原本是司隶的一个小县,虽富足,但土地和人口却远远没有吴忠县的土地和人口多。而吴忠县和地处陇西地区的武功县相比,又差了不少。论土地面积,这武功县算得上是一个大县城。


这也就代表着董俷的封邑,比之当初的轵县至少增加了百倍。


董俷对这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反正地方再大,和他的关系也不大。家里也不缺那点钱粮,他只是奇怪,自己什么时候成了武功侯呢?


杨谦连忙说:“武功侯还不知道?您夺取朔方,大败南匈奴,太师上疏,为您请武功侯,圣旨在五天前送了过来,您现在可是骠骑将军,武功侯,咱大汉英雄之中,唯有霍骠骑能与武功侯您相提并论,就连定远侯,嘿嘿,比起您也要差一些。”


骠骑将军?武功侯?


董俷挠着头,不由得哑然失笑。


杨谦突然轻轻拍了一下自己的脸,“瞧奴婢这张贱嘴,光顾着和您说话,居然忘记了通禀弘农王。我这就过去……”


“算了,我们就在这里等着。”


董俷说完,眯着眼睛看着演武场中生龙活虎的刘辨,暗自感叹:如今的辨真的和当初不一样了。几年前,一个连剑都不敢拿起来的小家伙,如今耍起枪来,也颇有章法。也许再过些时日,辨就不再需要我的保护,可以自由自在的任意翱翔吧。


对于刘辨,董俷有一种很复杂的情感。


似是君主,又好像是兄弟……


眼看着昔日性格懦弱,没有丝毫自信心的辨一天天的稳重,成熟起来,董俷还真有点觉得不是滋味。


杨谦让人送来了一张椅子,请董俷坐下。


“太后何在?我一会儿去给她老人家请安。”


“呵呵,太后啊……她老人家现在就在侯爷您的家里呢。”


董俷又是一怔,“在我家?在我家做什么?”


不过这话也不好说出来,太后去自己家中,那是一种荣幸,一种宠信。虽然何太后和刘辨如今都是靠着董俷来保护,可不管怎么说,太后就是太后,不是一般人。


扭头向演武场中看去,董俷一开始有些心不在焉。


可渐渐的,他皱起了眉头,疑惑的看着夏侯兰,目光中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这夏侯兰的枪法,看上去可是有点眼熟啊。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一时又想不起来。


是敌人?还是故友?


董俷自认他的故友并不算多,就算是有那么几个,如今也只怕是成了仇人。


敌人?若是敌人应该会印象深刻。就比如吕布的戟法,董俷就可以一眼辨认出来。


唔,有点像是陈到的枪法,不过和陈到的枪法好像又不是很一样。


董俷挠挠头,也没有再想下去,因为刘辨在打了二十多个回合后,被夏侯兰把他手中的兵器挑飞出去,只能拱手认输。


啪啪啪……


董俷站起来,轻轻的鼓掌。


刘辨侧目一看,顿时喜出望外,跳下马飞奔过来,“董卿,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臣刚来,见大王练枪,故而不敢打搅。”


“恩,恩……董卿,孤最近和夏侯兰学习枪法,你看孤的枪法怎么样?”


若是换一个饱学儒生,肯定会义正词严的说:大王万金之躯,当以学业为重,怎能因此而荒废时光?


也许在无数文士的眼中,端的是那句话:万般皆下,唯有读书高。


好在董俷不是那种穷酸腐儒,对于刘辨习武,倒是非常赞成。他性子原本就是有些懦弱,习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令其变得刚强起来,未必就是一件坏事。而且,辨还是个小孩子,更应该有自己的兴趣。偶尔习武,对他的好处可不是用一两句话可以说出。


当下笑着点头,“大王的枪法不错。”


“真的?董卿你也觉得孤这枪法不错吗?”


“不过好像有点不够圆转。大王刚才与夏侯兰最后一招,若是走骑龙式,他那上平枪可未必能崩开大王的兵器……杨谦,把大王的枪给我拿过来,让我看一看。”


杨谦笑眯眯的答应一声,跑去演武场把刘辨的兵器拿了过来。


夏侯兰在旁边,有点不服气的看着董俷。他没有和董俷交过手,所知道的,也都是听说而已。武人的骨子里,总是难免有些傲气。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就是这个意思。


听董俷评点,夏侯兰的脸色一变。


而董俷接过了杨谦递过来的大枪,掂量了一下,微微一蹙眉。


这杆铁枪不是不好,想想看,就算刘辨如今不是皇帝,可毕竟也是皇室宗亲,董俷对他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想要什么兵器,自然不会太差,只是对刘辨而言,这铁枪就有些重了。


“大王这枪……”


董俷脑海里闪过了一个念头。


上一世山村中,也有老人家精通武艺,但当时的董俷,并没有太在意。


不过老人家所用的枪,叫做花枪,以白蜡杆为枪身,不过七八斤,倒是很适合刘辨。


董俷好像捕捉到了什么灵光,可是一下子有没有了。


他挠挠头,把那铁枪在手中扑棱棱一抖。董俷曾经学过指月录,对枪法并不陌生。


这沉甸甸的铁枪到了他手中,就这么一抖,仿佛有了生命一样。


耍了一招四夷宾服,随后轻轻一退,大枪崩摇,换做了跨剑式,发出呼呼的风声。


只两招,夏侯兰的眼睛就直了。


所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夏侯兰虽然不是童渊的弟子,可是也学了六年的枪法。资质上他比不得赵云那样的好,可说起基本功来,也是非常的扎实。一眼就看出,董俷也是个懂枪的高手,只这两招使出来,怕连小云都达不到这种水准。


不禁敬服的看了董俷一眼,暗自道:董杀神,果然名不虚传。


董俷收势,笑了笑,“大王这枪有些重了,所以施展起来,招数就显得很滞涩,不够流畅……恩,不如这样,过些日子,臣找些材料,为大王专门做上一杆枪,如何?”


刘辨惊讶的看着董俷,“董卿,你还会打造兵器?孤怎么没有听说过。”


“练武的人,若不能熟悉自己的兵器,又怎能使用的好兵器呢?”


董俷说完,呵呵的笑了起来,目光一转落在了夏侯兰的身上,“不过夏侯将军的枪法,的确是不俗。只是气机未曾相连,只能单纯的以力运枪,终难有所大乘。”


以力运枪?


夏侯兰眼睛一亮。


董俷的这番话,他似懂非懂。


不过学武的时候,童渊曾说他的枪法,只是招式纯熟,凭着蛮力用枪。可是,


不凭力气用枪,那又该那什么用枪呢?童渊没有解说,只说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能不能练好枪法,不是在于力,而是在于心,在于那种玄之又玄的感觉。


赵云在下山之前,找到了那种感觉,枪法一日千里的进步。


可是夏侯兰至今仍不明白童渊的话是什么意思。


有心想要请教,可又有点拉不下脸。想当初,他可是指着董俷的鼻子臭骂,现在又找人家求教,未免有些……


看着夏侯兰苦苦思索,董俷也不挑明。


扭头道:“大王,你用枪,不要只求招式。招式只是让你的身体对兵器熟悉,更重要的,是要练好基本功。若你想练好枪法,就把最基本的招式拆开来使用,他日达到了一定地步,就可以水到渠成。”


“恩恩,孤记下了!”


夏侯兰是刘辨是宿卫,同时也是刘辨的贴身保镖。


可是在刘辨的眼中,最值得信赖的人,还是董俷。所以董俷的话,一定不会有错。


******


董俷难得有空闲可以和刘辨这么说话,仿佛又回到了早先在雒阳时的岁月。


一别半年,二人之间的话可多了去。


刘辨在王府的书房里坐下,就让董俷坐在他的旁边。


不停询问他在朔方打仗的事情。从奇袭莫护跋,到大城塞决战。


那血与火交织在一起的景象,仿佛就呈现在了眼前。


说到紧张处,刘辨的脸色苍白,手不停的发抖。而夏侯兰则是眉飞色舞,看上去非常的兴奋。


但是说起了那坑杀十余万匈奴兵的时候,刘辨的眼中蒙上了阴翳。


“董卿,这样做会不会太残忍了?”


如果是在以前,刘辨绝不会有这样的反应。可是现在,这话语中,却有了质疑的味道。


不管是谁做的,刘辨开始学会了独立思考。


董俷很开心,同时也有些失落的感觉夹杂其中……


他轻声道:“大王,臣跟您讲一个故事吧。有一个农夫,在雪地里看到了一条冻僵的蛇,于是他就心软,把那蛇放在怀中,用身体为它取暖。可是蛇暖和了之后,却一口咬在了农夫的身上,把毒液都注入了农夫的体内,令农夫很快就死了。”


刘辨一怔,轻声道:“那农夫真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zhuishu8.com 追书吧。手机版:https://m.zhuish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